桑根白皮。。[!--writer--]。 【本经原文】味甘,寒,无毒。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 叶,主除寒热,出汗。桑耳,平。黑者。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阴痛, 阴阳寒热,无子。(王不留行散)
二○五、桑根白皮
【本经原文】味甘,寒,无毒。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叶,主除寒热,出汗。桑耳,平。黑者。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无子。(王不留行散)
【产地】处处有之,其根皮入药。
【性味】味甘辛,性寒,无毒。
【主治】桑白皮为泻肺火行水道要药,主肺气喘满伤中,益气,开胃,消痰,解渴,治咳嗽吐血,去肺中水气,水肿腹满。
【别录】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疮。
【甄权】治肺气喘满,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
【大明】调中下气,消痰止渴,开胃下食,杀腹脏虫,止霍乱吐泻,研汁治小儿天吊惊痫客忤。及敷鹅口疮,大验。
【用量】普通一钱至三钱。
【禁忌】肺虚无火,因风寒而嗽者均忌。
【本经原文】味甘,寒,无毒。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
叶,主除寒热,出汗。桑耳,平。黑者。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阴痛,
阴阳寒热,无子。(王不留行散)
205,桑根白皮,其实就是桑白皮。桑树的根,当然你写桑根白皮也可以啦,现在都写桑白皮,简写就好了。经方里面也使用桑白皮。
这个在本草经里面来说的话,它专门治虚痨的病,还有象治女子的漏下,赤白带呀,肚子里面长硬块呀,症瘕啊都是硬块。象经方里面会有“王不留行散”,里面就有桑根白皮,这个产地,到处都有,桑树的根嘛。味道是甘辛,甘味,甜味里面加点辣的味道,有一点辣的味道。这两个就是阳。如果你遇到,这味,老师,这个又酸嘛又苦。酸加苦,我们称为涌泻,酸苦涌泻为阴药,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是阴药。这一个药本身,甘味兼辛味,都在里面。【主治】呢,桑白皮为泻肺火,行水道。诸位想想看,任何色白的,一定入肺。那辛甘呢发散,能够散肺里面的积水。肺中喘满,去肺中的水汽,水肿,腹满,通通可以用。所以你看,【别录】也在说,肚子胀满,腹水,通通可以使用。那这个肺气胀满啊,这个跟前面相同了。它的皮入药。所以我们桑树的根直接拿来切,连皮跟根一齐切在里面啊,就是桑白皮。诸位看这就是桑白皮的样子,桑根白皮。平常处方的时候,当然2钱,3钱啦,都没有关系。
葛根。。。159葛根【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葛谷,主下利,十岁以上。
七味药。。。
三味药。。。
猪肤。。。第20是猪胆、猪肤,猪胆汁味苦性寒没有毒,主要主清心明目,凉肝胆,那老师那猪胆汁真拿起来喝啊
一味药。。。高齐民先生对《伤寒杂病论》单味药的分析
八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