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玫瑰花

玫瑰花朗读
为蔷薇科灌木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花蕾。主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四川、河北等地。均为栽培。春末夏初花将开放时分批采收,除去花柄及蒂,及时低温干燥。药材性状:气芳香浓郁,味微苦涩。以花朵大、完整、色紫红、不露蕊、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玫瑰花详情

本品又名徘徊花(《群芳谱》),笔头花、湖花(《浙江中药手册》),刺玫花(《河北药材》),红玫瑰(《中国药材商品学》)。玫瑰花的药用历史有数百年,明末姚可成的《食物本草》首先记载该药的功用,认为本品“主利脾肺,益肝胆,辟秽恶之气,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较为朴实地记录了本品的主要功用。​《药性考》又增入“行血破积,损伤瘀痛,浸酒饮”​。​《本草纲目拾遗》总结本品功效是“和血,行血,理气”​,并认为能“治风痹”​。​《本草再新》指出玫瑰花能“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随息居饮食谱》全面地概括了玫瑰花的医疗、保健和食疗效用:“玫瑰花甘辛。温。调中活血,舒郁结,辟秽,和肝,蒸露,薰茶,糖收作馅,浸油泽发,烘粉悦颜,酿酒亦佳,可消乳癖”​。
【性能】
甘、微苦,温。主归肝、脾经。
【功效】
行气解郁,和血,止痛。
【用法用量】
3~6g;或浸酒或熬膏服。

倪海厦讲玫瑰花

【应用】
一、肝胃气痛、食少呕恶
玫瑰花芳香气浓,既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又能醒脾和胃、增进饮食,用治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胁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嗳气频作,恶心呕吐等证,可与佛手、香附、砂仁、青皮、郁金等同用;或单用,如《本草纲目拾遗》将玫瑰花阴干,冲汤代茶服,治肝胃气痛。
二、月经不调,经前乳房疼痛、乳痈
本品芳香疏泄,既能行气解郁,又能和血散瘀,有疏通气血、宣壅导滞之效。故常用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等证,可单用本品熬膏服,如《饲鹤亭集方》玫瑰膏;或与当归、柴胡、白芍、川芎、丹参、泽兰等配伍。​《百草镜》治乳痈初肝气瘀滞者,单用玫瑰花初开者,酒煎服。​《本草纲目拾遗》治乳痈,则用本品配伍母丁香,无灰酒煎服。
三、跌打损伤、瘀滞肿痛
取玫瑰花行气活血止痛之功,也可用治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多与桃仁、红花、赤芍、血竭、延胡索、乳香、没药、鸡血藤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药同用。

临床新用

治疗产后抑郁:以玫瑰花茶15g/d泡水饮,治疗产后抑郁89例,治疗组少乳、无乳及失眠的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能降低产后抑郁患者的EPDS评分,并不同程度地减轻相关症状[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5125]。

玫瑰花相关的方剂

  • 四逆香佛二花汤

    猜你喜欢

    ()
    见260栝蒌根(瓜蒌根)产我国陕西者良,他处亦有之,为山野自生之蔓草,根名天花粉,实名瓜篓实,皮名瓜篓皮,中含仁甚多,名瓜篓仁,俱入药。
    ()
    增补神农本草经不足部分10豆鼓呢是用黑大豆做出来的,又名为香鼓,就是我们一般吃的豆鼓
    ()
    353杏核仁【本经原文】味甘,温,有毒。治咳逆上气,肠中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生川谷。今名杏仁。
    ()
    ()
    增补神农本草经不足部分5这个第五个呢赤小豆,那赤小豆呢跟红豆长的很像,我们挑越紧小越小越细小的呢越好,味辛性平无毒,赤小豆呢主要是行水,散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