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香佛二花汤。。经典时方。【组成】柴胡10g,白芍 10g,枳壳10g,甘草6g,香橼10g,佛手10g,玫瑰花10g,代代花10g,黄芩 6g,丝瓜络 10g。【功效】理气化痰,通络。【主治】痰气郁结。证见精神抑郁,胸满,胸痛,手足憋胀,脉沉滑。另,本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甚佳。
胡兰贵教授师承于著名中医学家朱进忠先生,而朱进忠先生擅长应用经典治疗疑难病症而闻名。胡兰贵在继承导师经验的基础上,长期致力于中医内科疑难杂病、风湿病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擅长应用中医经典理论治疗内科疑难杂病、风湿病。
四逆香佛二花汤是在朱老长期研究肝脏学说、三焦学说、升降学说的基础上创立出来的,《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而升降中的最大问题是郁,郁主要有五种形式,其一为木郁,其二为火郁,其三为土郁,其四为金郁,其五为水郁,五郁之治虽有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的区别,但调其气则是解决问题的总方针,在全身气机的升降中肝主升阳,三焦为全身升降之道路,所以全身气血津液升降受阻时,必须首先调肝胆,理三焦,必须主用调气,且佐以活血。四逆香佛二花汤由理气疏肝之四逆散,化痰行水、活血通络之香橼、佛手、玫瑰花、代代花,清肺降火之黄芩,滋水降火之玄参,通大络化痰湿之丝瓜络,交通心肾、且能疏肝之合欢花组成。临证实践证明,的确对气、血、痰之因气郁而成邪致病者有卓效。至于煎服法,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发现,用开水浸泡为主,较之单纯水煎疗效要好得多,其因为何?取其轻清而不重在取其重浊耳。故此,痰病之治必须祛痰,但痰乃津液凝聚所化,所以治痰必须治津液,而津液之为津液在三焦水道之升降有序,在于肝之升发不郁,在肺之肃降不郁,故治全身之痰尤应重视升降,重视调理气血。
阳痿的病人,根据足厥阴肝经绕阴器,可用疏肝理气、通络的四逆香佛二花汤(自拟方):柴胡、白芍、枳壳、甘草、香橼、佛手、玫瑰花、代代花、丝瓜络各10g、黄芩6g而获效。
膈下逐瘀汤。清代。王清任。膈下逐瘀汤方 五灵脂二钱,炒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桃仁三钱,研泥 丹皮二钱 赤芍二钱 乌药二钱 元胡一钱 甘草三钱 香附钱半 红花三钱 枳壳钱半水煎服。 【方歌】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可保立苏汤。清代。王清任。此方治小儿因伤寒、瘟疫,或痘疹、吐泻等症,病久气虚,四肢抽搐,项背后反,两目天吊,口流涎沫,昏沉不省人事,皆效。
少腹逐瘀汤。清代。王清任。小茴香七粒,炒 干姜二分,炒 元胡一钱 没药一钱,炒 当归三钱 川芎一钱 官桂一钱 赤芍二钱 蒲黄三钱,生 五灵脂二钱,炒 水煎服。【方歌】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种子安胎第一方。
肺感染方。当代。郭生白。方一(无汗身疼者):栝楼40克,杏仁25克,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30克,桔梗20克,知母30克,葛根40克,甘草15克。 方二(有汗身疼):栝楼40克,杏仁25克,知母30克,桔梗25克,半夏20克,生姜15克,甘草15克。
慢性鼻炎方。。。适应症:主要是针对那种慢性鼻炎,流浓稠鼻涕的。一般15付药一个疗程,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