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汉。太阳病。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倪海厦用此方治疗百日咳;感冒同时伴有咳嗽和气喘)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倪海厦用此方治疗百日咳;感冒同时伴有咳嗽和气喘)
[原文]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相关条文]
【7.12】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汉方应用】身体虚弱者的咳嗽。
[方义];
此辛温解肌,调和荣卫,降气润肺,定喘之方。
[主治]
太阳病,有汗兼气喘证,且没有下利、口渴、喜冷等现象。
[药品]
桂枝二至三钱 生杭芍二至三钱 炙草一至二钱 生姜一至三钱 大枣二至四枚 厚朴一至二钱 杏仁一至二钱
[煎服法]
水二茶杯,煎至多半茶杯,去滓温服。
[用药大意]
桂枝汤治太阳有汗之证,加厚朴以宽胸降气,杏仁润肺定喘.
[禁忌证]
(1)太阳无汗之喘证忌之。(参考麻黄汤。)
(2)太阳有汗之喘证,兼有喜冷现象者也忌之。(参考麻杏石甘汤。)
(3)发热有汗之喘证,兼下利者忌之。 (参考葛根芩连汤。)
(4)太阳病,下后气喘,太阳证已罢者忌之。
(5)下后,利不止,而大喘者,乃上夺下争之危候,忌用本汤。
【历代用药经验择要】
1.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此方主之。(43)
翰卿按:必须是下后没有下利,或下利已止,而桂枝证仍在兼微喘者,才可使用本方。喘无善证,尤其是下后之喘,临床须注意,切勿与本证相混。本方之用,必须是桂枝证未罢者。
2.喘家作,宜本汤。(18)翰卿按:平素有喘的病根,因患桂枝证而喘又发作。本方主证,除喘之外,余与桂枝汤证同,说明厚朴杏仁同用治喘有效。
3.于性的桂汤证兼胸满、喘咳者,或宿有喘咳之人感冒,而有桂枝汤证者。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喘息。(《古方临床之运用》)
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汉。仲景之温病。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栝蒌根四两 黄连三两 牡丹皮四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汉。仲景之温病。[原文]地黄六两 黄柏三两 秦皮二两 茯苓三两 泽泻一两 [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加葛根汤。。仲景之寒病。桂枝加葛根汤方(倪海厦常用来治疗学生跑操汗出后的感冒,也治面瘫嘴歪眼斜;急性扁桃体炎+连翘金银花浮萍蝉蜕,少商、商阳放血,扁桃体点刺放血,针刺后溪+照海;颈椎病;)
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仲景之寒病。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方(脾著汤;环跳穴处疼痛) [原文]枳实四枚 白术三两 茯苓三两 甘草一两(炙)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汉。太阳病。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倪海厦用此方治疗百日咳;感冒同时伴有咳嗽和气喘) [原文]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用法]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汉。太阳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虚胀,肠子里有很多气体,敲着咚咚响,有鼓音;病人平日腹胀放屁较多;吃过饭就肚子胀,下午比上午胀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