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茎汤。汉。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千金》苇茎汤方:苇茎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瓜瓣半升。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
《千金》苇茎汤方:苇茎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瓜瓣半升。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
【方解】
胡希恕注:苇茎亦一解热除烦渴之药,并有排脓作用,与薏苡仁、桃仁、冬瓜仁协力消痈肿而排脓,故治肺痈之有脓者。方中瓜瓣现用冬瓜子,既可排脓,与苇茎相伍又可解热,薏苡仁排脓,桃仁祛瘀。
【方证指要]
苇茎汤(《金匮》)亦肺痈方,桃苡冬瓜子入汤,咳有微热胸甲错,臭痰脓血用宜常。更有肺痈(汤)甘。其脉多见数实
【凭证用方]肺坏疽,咳嗽吐臭痰、脓血而有热者。
【诸家经验]
《医鉴》云:肺坏疽,初期发病,体力未衰弱者,用桔梗汤、桔梗白散。体力已衰弱者,用此汤。若已陷于阴证者,用薏苡附子败酱散。脓已成与肺痈汤(甘草、桔梗、贝母、栝蒌根、杏仁、白芥子、生姜)有百发百中之效,此外苇茎汤、桔梗汤之类亦能奏效云。
《外台》苇茎汤,多桃仁一味。《千金》苇茎汤,用苇茎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粒,瓜瓣半升。
尤在泾曰:此方具下热散结,通瘀之力,而重不伤峻,缓不伤懈,可以补桔梗汤、桔梗白散之偏,亦良法也。本方当兼烦满证。
《张氏医通》云:此汤治心脾过劳,肺气不化,水道不利之疾,功效最速。
冯世纶《经方六经类方证》:本方证当属阳明病证。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咳吐黄脓痰、微热烦满者。以本方治肺脓肿确有验,热多增苇茎,脓多增薏苡仁,效缓亦可与桔梗汤合用。临床用于支气管扩张有效。
本篇讲三个病。第一个是肺痿,“痿”,跟萎缩的“萎”是相通的,肺痿其实就是肺叶萎缩,现在用X线片拍出来有的患者确是肺叶萎缩。在仲景那个时代他就...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本篇讲三个病。第一个是肺痿,“痿”,跟萎缩的“萎”是相通的,肺痿其实就是肺叶萎缩,现在用X线片拍出来有的患者确是肺叶萎缩。在仲景那个时代他就
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汉。仲景之温病。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栝蒌根四两 黄连三两 牡丹皮四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汉。仲景之温病。[原文]病冬温,其气在下,发热,腹痛引少腹,夜半咽中干痛,脉沉实,时而大数,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不大便六七日者,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主之。
栝蒌茯苓汤方。汉。仲景之伤暑。栝蒌茯苓汤方(在胃与心脏之间的部分有水饮)
茯苓白术甘草汤。汉。仲景之温病。 [原文]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一两(炙) [用法]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栀子豉汤。汉。阳明病。温病汗吐下之后余热未尽之佳方;感冒后的低热不愈;大病后虚烦失眠;栀子豉汤方(烦躁导致的失眠)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仲景之湿病。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厚皮的皮肤病,湿疣;阴天肌肉酸痛;脂溢性皮炎、手脚角质层过厚;又名麻杏薏甘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