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赤丸

赤丸朗读
赤丸方:茯苓四两,半夏(洗,一方用桂)四两,乌头(炮)二两,细辛一两。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赤丸原文

赤丸方:茯苓四两,半夏(洗,一方用桂)四两,乌头(炮)二两,细辛一两。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方解】
胡希恕注:方中以茯苓、半夏祛水气,乌头、细辛散寒邪,但半夏、乌头相反,初学者应避免使用,实则未见其害。研末而复加朱砂,其色赤,故名赤丸。
【方证指要]
赤丸(《金匮》)茯苓与半夏,乌头细辛蜂蜜加,厥逆恶寒心下悸,水停腹痛亦能差。​《金匮》有方无证,此就日本人东洞氏所拟,更参以方意而定。
【凭证用方]寒疝,腹胁痛,胃阳不振,有痰饮水气、上逆呕吐者。
【诸家经验】​
《类聚方广义》疝家,胁腹挛痛,恶寒,腹中漉漉有声,呕而眩悸,其证缓者,常用此方为佳。
冯世纶《经方六经类方证》: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因述证简略,以药测证,寒性腹痛停饮明显者,可试用之。
 

  【典型医案]

  张谷才医案:周某,男,二十八岁。患者白天因天气炎热,口渴饮大量河水,晚餐又食酸腐食物,夜宿露天乘凉,半夜突然出现心腹绞痛,呕吐饮食,四肢厥冷,脉象沉迟,舌淡苔白。寒湿内伤,中焦阳虚,治当温中散寒,降逆化湿。仿仲景理赤丸意:制乌头(先煎)、甘草各4克,细辛2克,半夏、苍术各6克,太子参、茯苓各10克,生姜汁5滴(冲服)。煎200毫升,分两次服。一剂痛除呕平,再剂病愈。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指腹中胀满,腹中胀满实际上不是一个病名,而是一个病症。腹满可以出现在多种疾病的病变过程中。所以要分清它是属于实证、热证,还是属于虚证、寒证。具体的辨证到具体的...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朗读
()

猜你喜欢

小承气汤方(治疗舌苔黄小便黄小腹痛屁多的便秘)   [原文]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 (炙去皮) 枳实三枚(炙)   [用法]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初服更衣者,停后服,不尔者,尽饮之。
()
麻黄茯苓汤方(寒湿在肌肉,黄肿)[原文]麻黄二两(去节)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防己 赤小豆一升
()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苓芍术甘汤;湿气重的人感冒可用此方,苓芍术甘汤) [原文]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茯苓三两 白术三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倪海厦用此方治疗百日咳;感冒同时伴有咳嗽和气喘)  [原文]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用法]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
四逆汤方(桂本中此方有一个是炮附子,其它几个是生附子)
()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虚胀,肠子里有很多气体,敲着咚咚响,有鼓音;病人平日腹胀放屁较多;吃过饭就肚子胀,下午比上午胀的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