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三七

三七朗读
十八、三七   诸位看这就是三七,三七长这个样子,是很好的伤科的用药。三七,这是三七,那这个三七呢,我们也会使用,在我们中国大陆湖广一带,三七味甘,微苦,性温,无毒。它是散瘀定痛的

三七详情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 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野生或栽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药材性状:气微,味先苦而后微甜。以个大坚实、体重皮细、断面棕黑色、无裂痕者为佳。其炮制品名称有三七粉。

三七以其形态而命名,李时珍虽有“其叶左三右四,故名三七”之说,但又谓“盖恐不然”​。​《本草纲目拾遗》载:“每茎上生七叶,下生三根,故名三七。​”更为可信。由于“其形如参”​,谓之参三七;因其能合金疮如漆黏物,又名山漆;又因其贵重,而名金不换;最早以广西田州所产为名,故谓田三七;后又因云南所产者质优效佳,故称滇三七、滇七。​《医林纂要》名其血参。本品在本草专著中最早见于《本草纲目》​,该书对其功效、应用的认识颇为全面,载其“止血、散血、定痛”​,以治外伤出血、咯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等出血病证,亦可用于“产后恶血不下,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虎咬蛇伤”及外伤瘀肿等血瘀诸证。​《本草新编》谓三七“止血而又兼补”​,​《本草纲目拾遗》谓“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至此,医家对三七功效的认识已基本趋于全面。现代医家对其化瘀止血、消肿定痛功效的应用更为广泛。

【性能】
甘、微苦,温。主归肝、胃经。
【功效】
止血,化瘀,止痛。
【用法用量】
3~9g;研末吞服,每次1~3g。外用适量,研末外掺或调敷。
【使用注意】
1.孕妇忌用。
2.个别患者服用本品可引起恶心、频繁呕吐、出血倾向,一般可在继续服药过程中减轻或消失;大剂量可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少数人服用三七粉、三七片可引起过敏性药疹。

倪海厦讲三七

十八、三七

  诸位看这就是三七,三七长这个样子,是很好的伤科的用药。三七,这是三七,那这个三七呢,我们也会使用,在我们中国大陆湖广一带,三七味甘,微苦,性温,无毒。它是散瘀定痛的要药,所以三七呢活血化瘀,散一切恶血,我们把坏的血清除掉,才会产生新的血,所以也是止痛的药,三七的止痛,大部分都是伤科的止痛。骨折、筋拉伤、脱臼、刀伤、砍伤、车祸的外伤、现在还有枪伤,跟记者扯的拉伤,马脚的踢伤,什么伤都可以,都可以用三七,这个是现在什么受伤都有啊,那最主要是伤科的药。那日本呢,金鱼死掉就赶快给它吃三七叶,鱼就活过来了啊,日本人养那个金鱼。那我们现在用在所有的伤科痛证,象乳房的痛、臭、化脓都可以使用三七,三七非常好用。

三七相关的方剂

  • 定坤丹

    猜你喜欢

    ()
    第20是猪胆、猪肤,猪胆汁味苦性寒没有毒,主要主清心明目,凉肝胆,那老师那猪胆汁真拿起来喝啊
    ()
    高齐民先生对《伤寒杂病论》二味药经方用药分析
    ()
    ()
    58黄耆【本经原文】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
    第20是猪胆、猪肤,猪胆汁味苦性寒没有毒,主要主清心明目,凉肝胆,那老师那猪胆汁真拿起来喝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