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二味药药对之和,《伤寒论》11对,《金匮要略》30对,合计41对, 它是中医方剂学从《素问》《灵枢》简陋的一方一药,向二味药以上复方发展的里程碑, 更是组成三味药到九味药以上复方的奠基石,是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形成的。正如《汉 书•艺文志》所言:“和之所适,至齐之德,犹如磁石之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 医者学好《伤寒杂病论》,就能开岀少而精的方子,避免杂而乱的处方泛滥。我个人的体 会就是,仲景《伤寒杂病论》250多个经方中,以二味药之和、三味药之和,直到九味药 以上方药之和,由少到多,细心玩味,深入研究处方用药,才能达到《至真要大论篇》 所载:“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 则数多。”处方用药“多则九之,少则二之”,既珍惜了药物资源,又能使不太富裕的农 民服得起药,达到“下以救贫贱之厄”的目的,还医药于民。
《伤寒论》二味药对用药分析
共有11方: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干姜附子汤,桔梗甘草汤,栀子豉汤,栀子 干姜汤,桂枝甘草汤,苦酒汤,瓜蒂汤,大黄黄连泻心汤,赤石脂禹余粮汤。
《金匮要略》二味药对用药分析
共有26方:百合知母汤,百合鸡子黄汤,百合地黄汤,瓜萎牡蛎散,百合滑石散, 头风摩散,大乌头煎,赤小豆当归散,草苗大枣泻肺汤,桔梗汤,惹茵附子散,泽泻汤, 小半夏汤,蒲灰散,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甘草麻黄汤,枳术汤,硝石矶白散,矶 石丸,猪膏发煎,半夏麻黄丸,大黄甘草汤,半夏干姜散,生姜半夏汤,橘皮汤。
牡蛎。。。124【本经原文】味咸平,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
三味药。。。
四味药。。。
猪肤。。。第20是猪胆、猪肤,猪胆汁味苦性寒没有毒,主要主清心明目,凉肝胆,那老师那猪胆汁真拿起来喝啊
两味药。。。高齐民先生对《伤寒杂病论》二味药经方用药分析
附子。。。264附子【本经原文】味辛,温,有大毒。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生山谷。一名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