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灶中黄土

灶中黄土朗读
本品为“灶中对釜月下黄土也。……以灶有神,故号为伏龙肝”(《本草经集注》)。又名灶中黄土(《金匮要略》)、釜下土(《肘后备急方》)、灶心土(《本草纲目》)。 灶心土(《名医别录》)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全国农村都有。拆修柴火灶时,将烧结的土块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即可。药材性状:有烟熏气,味淡。以块大、色红褐、断面有蜂窝状小孔、质细软者为佳。

灶中黄土详情

本品为“灶中对釜月下黄土也。……以灶有神,故号为伏龙肝”(《本草经集注》)。又名灶中黄土(《金匮要略》)、釜下土(《肘后备急方》)、灶心土(《本草纲目》)。本品首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下品,载其“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气。​”唐·《日华子本草》则言其能“治鼻洪,肠风,带下血崩,泄精,尿血,催生下胞及小儿夜啼”​。可见,本品在唐以前就以止血之功为主,用治多种出血证。明·《本草蒙筌》谓能“辟除时疫,安胎”;《本草纲目》谓能“治心痛狂癫,妊娠护胎,诸疮。​”对其功效作了补充。清·《本草便读》谓“其功专于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至此,历代医家对本品的功效、应用已基本了解。现代医家对其温中止呕、止血之功效及其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应用亦更为广泛。
【性能】
辛,温。主归脾、胃、肝经。
【功效】
温中止血,温胃止呕,温脾止泻,燥湿消疮。
【用法用量】
15~30g。布包,先煎;或用60~120g,煎汤代水;或入丸、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因本品性温,凡阴虚失血及热证呕吐反胃者忌服。
 

倪海厦讲灶中黄土

【应用】
一、脾气虚寒性出血证
本品气温而和,味辛微涩,能温中焦,收摄脾气,摄血止血,凡吐血、便血、崩漏等血色黯淡不鲜、面色萎黄、四肢不温等脾阳不足、虚寒性出血证皆可用之,尤其对吐血、便血疗效更佳。
1.吐血
可以单味煎服,如《广利方》以本品治吐血、鼻血不止;或与他药同用,如《普济方》伏龙散以多年垩壁土、地炉中土、伏龙肝三味水煎服,治疗吐血、泻血、心腹痛。
2.便血
仲景以本药为君,制以黄土汤,配以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芩等水煎服,治疗下血,先便后血。临床报道,以伏龙肝为主药的黄土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75例,有显著疗效[天津中医,1990,(2):5];以本品60g、黄芪30g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者,明显有效[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8):30]。此外,本品尚可用治妇人血露,如《本草衍义》以炒伏龙肝、蚕沙、阿胶研末,酒调服治之。临床报道,用黄土汤治疗房事后堕感,尿急,并尿出玉米粒大小血饼有效[河南中医,1983,(5):42]。
二、虚寒呕吐、反胃证
本品性温质重,能温中止呕,故凡脾胃虚寒、胃气不降所致的呕吐皆可用之;妊娠恶阻之呕吐症亦可用本品。可以单用,如《百一选方》以本品研末,米饮调服,治反胃;亦可配入复方应用,临床常配白术、半夏、党参等同用;妊娠呕吐可配苏梗、砂仁等同用。临床报道,以黄泥罐碎片,煅烧加水制成伏龙肝汤,治疗妊娠及舟车眩晕等呕吐,有显著的镇吐作用[北京中医,1953,(9):15]。
三、脾虚久泻
本品入脾、胃经,能温脾暖胃、涩肠止泻,用治脾胃虚寒之脘腹疼痛、脾虚久泻等。可以单用,如《救急方》以本品水煎服治疗心痛冷热。亦可入复方应用,治疗脘腹疼痛,常配白术、元胡同用;治疗久泻不止,常与党参、干姜、煨肉豆蔻同用。临床报道,取伏龙肝与百草霜、生白术、元胡、川楝子同用,水煎服,治疗胃脘痛及溃疡出血有效[中医验方汇选(第2 版),1974:103];或取伏龙肝煎汤,澄清后顿服,治疗脾胃虚寒之腹痛有效[中医刊授自学之友,1986,(3~4):40];应用灶心黄土与甘草、干地黄、白术、熟附子、阿胶、黄芩等组方,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效率93%[陕西中医,2004,(1):16]。
四、痈肿疮疡
《本草纲目》载本品可“治诸疮”;本品辛可散邪、行气血,故可用治多种痈肿疮疡,以虚寒阴证为主。多以本品外用。如《肘后备急方》单用本品为末,鸡子白或油傅之,治疗小儿丹毒;《太平圣惠方》以本品研细末敷患处治小儿脐疮,久不瘥;《千金翼方》以本品醋和作泥,外敷,治疗痈肿;《济急仙方》以本品与黄柏、黄丹、赤石脂、轻粉末各等份,清油调敷,治疗臁疮久烂。
此外,​《圣济总录》还以本品与猪膏和拈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治疗聤耳。

临床新用
1.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
吴茱萸15g,灶心土20g,上药研成粉末,用醋调匀至糊状,加温外敷神阙,每日敷2~3次,每次30分钟~1小时。有效率75%以上,取得满意效果[新中医,1995,(1):26]。
2.防治胃肠肿瘤术后辅助化疗的消化道反应
党参15g,茯苓12g,木香、草蔻各3g,半夏、白术、焦三仙各10g,甘草、陈皮、生姜各6g,灶心土100g(先煎5分钟,去渣后用煎汤代水煎其他药),水煎,1日2次,口服。缓解患者因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腹泻、畏食等症状,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甘肃医药,2012,(6):418]。
 

灶中黄土相关的方剂

  • 黄土汤

    猜你喜欢

    208【本经原文】味苦,寒,无毒。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生川谷。一名木丹。
    ()
    124【本经原文】味咸平,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
    ()
    第20是猪胆、猪肤,猪胆汁味苦性寒没有毒,主要主清心明目,凉肝胆,那老师那猪胆汁真拿起来喝啊
    ()
    高齐民先生对《伤寒杂病论》单味药的分析
    ()
    264附子【本经原文】味辛,温,有大毒。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生山谷。一名茛。
    ()
    71五味子【本经原文】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酸,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