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水仙

水仙朗读
来源 石蒜科水仙属Narcissus植物水仙Narcissus tazetta L.var.chinensis Roem.的花。

水仙详情

【植物学文献整理】见《中国植物志》第十六卷,第一分册,28页。以水仙(​《本草汇编》​)为正名收载。原产亚洲东部的海滨温暖地区;我国浙江、福建沿海岛屿自生,但目前各省区所见者全系栽培,供观赏。鳞茎多液汁,有毒,含有石蒜碱、多花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外科用作镇痛剂,鳞茎捣烂敷治痈肿。牛羊误食鳞茎,立即出现痉挛、瞳孔放大、暴泻等。《广东植物志》第五卷,444~445页。别名金盏银台(​《本草纲目》​)​。各地城镇居民在春节期间用于室内布置。《广州植物志》703页。原为一野生植物,多生于滨海的暖地。据所知广州农历除夕所售水仙多由福建漳州采购,由河南五凤和瑞宝二乡的种花者整理,待茁苗抽花始行出售,平时极少栽培。【本草学文献整理】《中华本草》第8册,第二十二卷,211~213页。以水仙花(​《本草汇编》​)为正名收载,别名金盏银台(​《洛阳花木记》​)​。花入药,味辛,性凉;清心悦神,理气调经,解毒辟秽。其根亦入药,另列条目。

水仙相关的方剂

  • 水仙膏

    猜你喜欢

    165【本经原文】味苦,平,有小毒。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一名白木。
    ()
    高齐民先生对《伤寒杂病论》二味药经方用药分析
    ()
    ()
    353杏核仁【本经原文】味甘,温,有毒。治咳逆上气,肠中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生川谷。今名杏仁。
    ()
    ()
    增补神农本草经不足部分5这个第五个呢赤小豆,那赤小豆呢跟红豆长的很像,我们挑越紧小越小越细小的呢越好,味辛性平无毒,赤小豆呢主要是行水,散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