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少腹逐瘀汤

少腹逐瘀汤朗读
小茴香七粒,炒 干姜二分,炒 元胡一钱 没药一钱,炒 当归三钱 川芎一钱 官桂一钱 赤芍二钱 蒲黄三钱,生 五灵脂二钱,炒 水煎服。【方歌】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种子安胎第一方。

少腹逐瘀汤原文

  此方治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或疼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血见时,先腰酸少腹胀,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皆能治之,效不可尽述。更出奇者,此方种子如神,每经初见之日吃起,一连吃五副,不过四月必成胎。必须男女年岁与月合成阳数方生子,如男女两人,一单岁,一双岁,必择双月方生子;如两单岁或两双岁,必择单月方生子。择月不可以初一为定准,以交接为定准。要知偶有经过二十日结胎者,切记准日期,倘月份不对,生女,莫谓余方不验。余用此方,效不可以指屈。

  道光癸未年,直隶布政司素纳公,年六十,因无子甚忧,商之于余。余曰:此事易耳。至六月,令其如君服此方,每月五副,至九月怀孕,至次年甲申六月二十二日生少君,今七岁矣。此方更言险而不险之妙。孕妇体壮气足,饮食不减,并无损伤,三个月前后,无故小产,常有连伤数胎者。医书颇多,仍然议论滋阴养血、健脾养胃、安胎保胎,效方甚少。不知子宫内,先有瘀血占其地,胎至三月,再长,其内无容身之地,胎病靠挤,血不能入胞胎,从旁流而下,故先见血。血既不入胞胎,胎无血养,故小产。如曾经三月前后小产,或连伤三五胎,今又怀胎,至两个月前后,将此方服三五副,或七八副,将子宫内瘀血化净,小儿身长有容身之地,断下致再小产。若已经小产,将此方服三五副,以后成胎,可保无事。此方去疾、种子、安胎,尽善尽美,真良善方也。

  李继先先生经验:

  本方以温通经脉、活血化瘀、散结止疼为立方原则。方中灵脂、蒲黄、川芎、没药、元胡活血行气;当归、赤芍活血行血;干姜、肉桂温经散寒;小茴香行气活血、消瘀止疼,兼能引药下行。用治少腹血瘀之偏寒者,效价甚高。按:当归、川芎即佛手散,有活血去痛之用,辅以赤芍、去瘀益血,效用更佳,功近四物;灵脂、蒲黄为失笑散,通利血脉,散结定疼,颇有实效;元胡、没药、行气去滞安痛,而当归、川芎配伍干姜、肉桂,有生化汤意;更以小茴为向导,引药下行,直趋下元,行气活血。实则博采众长,冶数方于一炉、鼓铸而成活血化瘀、温经止疼之剂。此方之立,亦可见王氏习古不泥之优良学风,承前启后之创新能力。

  李继先先生经验和医案:

  少腹逐瘀汤,原书指称主治:(1)少腹积块,痛或不痛。(2)少腹痛,但无积块。(3)经血月二三行,其色或紫或黑,或挟块,或崩漏,或兼少腹痛,或粉红兼白带。(4)经前腰酸少腹胀。(5)不孕。

  这个处方是根据《内经》治血要诀“寒则泣不成流,温则消而去之”创设的。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故功逐药物较其它几个逐瘀汤少。本方侧重于妇科疾患。妇人血瘀多由肝气不舒,故有“少妇责肝”之说。也有因寒湿阻络的。盖寒邪属阴,其性收引,妇人痛经多属寒瘀,因机体受寒抑阳而形成凝血积块者,居多数。而不孕亦多因胞宫寒凉、血行不畅。凡此类疾患,治以本方,确有桴鼓之效。对原书指称各条,作者临床均一一验过,屡试不爽。此外,用于寒疝、慢性睾丸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幼稚子宫等,均有极高之效价。附记数案,供参酌。

  1.慢性睾丸炎:

  王xx,男,23岁,交警队司机。患者2年前于一次重体力劳动后,突然右睾肿大疼痛,继而左睾亦疼,经住院治疗,有所好转;肿虽消减,但少腹经常坠疼,劳动后尤甚;右睾较左睾质硬,时感隐痛,并有下坠感。久治不效,前来求诊。检查:左睾正常。右睾较大,质硬,有索状系带,有触痛。少腹软,但有压痛,尤以右侧压痛明显。其它无异常。诊之两脉沉细弦紧。此系热被寒侵,气血凝结下元,郁而不得化解所致。治当温化,活血导滞。

  处方:膈下逐瘀汤去川芎加荔核30克芦!巴9克 丹参24克乳香9克 连服10剂,痛感消失,条索状物已消,但睾丸仍硬。乃将少腹逐瘀汤原方剂量加大,仍去川芎,改加金铃子15克广木香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续服15剂而愈。

  2.幼稚子宫(不孕症):

  王xx,女,27岁,新疆x农场职工。患者结婚5年不育,经医院检查,系幼稚子官,位置稍后倾;月经量少,有腰疼;其它无异常。曾各处治疗,用过求偶素、胎盘、中药补剂甚多,迄无反应。于1961年前来西安求治。检查:外观体尚健,自诉5年未育,经潮时腰疼,血少色淡,恒卅五六日一潮,近半年来约2月一潮。食纳一般尚好。无其它不适。脉见细缓,右关尺均弱。病属气血不充,冲脉虚滞,胞脉失养,当先调经。予桃红四物汤加黄芪30克香附9克益母草18克每月5剂,连服3月后,月事正常,腰疼除。第4月起,给予少腹逐瘀汤加黄芪18克党参9克嘱经潮时服5剂。服至第5月即怀孕,生1男孩。

  3。子宫肌瘤:周xx,女,40岁,油漆工。患者经市医院检查(妇科内诊)确定,系子宫肌瘤,如杏核大。手术时间已约定,因患者畏惧,尚未去作。值余为其同院x翁治疗,乃求为之治疗。查患者面色㿠白,舌带青色,脉沉细涩,腰酸背疼,体倦无力,少腹发凉,带下清稀,经期后延,血块紫黑,显系寒邪阻络,血行瘀滞。据《灵枢》​,知息肉之生,多由寒邪;今寒气客于子门,气血凝聚,故发肌瘤。当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以治。遂投少腹逐瘀汤,略大其制,并间服桂枝茯苓丸。六剂显效,下瘀血块若干,少腹冷痛消失。乃停服桂枝茯苓丸,仅用少腹逐瘀汤,3日1剂。守服至12剂,诸恙悉平。复经市院内诊检查,据称肌瘤已消,不复再见。余不敢轻信,嘱再查,而结果亦云未见肌瘤,无异常。此实出余意料,初不意少腹逐瘀汤有如此迅捷之疗效也。因为之记,时在1973年10月。

  贾海忠先生讲解: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王清任的另外一个非常常用而且非常有效的方子,那就是少腹逐瘀汤,我们看少腹逐瘀汤在《医林改错》原著中是怎么讲的。“此方治少腹积块疼痛”​,少腹是什么部位呢?其实就是腹股沟上边,整个这一块就是少腹。​“积块疼痛,或有积块不疼痛”​,这个方子是治疗积块的,不管疼与不疼,只要少腹部摸到了积块就可以治疗。​“或疼痛而无积块”​,什么意思?就是少腹逐瘀汤不但是治疗少腹有积块的,它还是治疗少腹疼痛,无积块的。或者是“少腹胀满,或经血见时,先腰酸少腹胀”​,这是一种痛经。​“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这1个月之内,月经停了来,来了停,1个月就三五次月经,两次用少腹逐瘀汤行不行?肯定是可以的,那么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关键是后边这几个字,​“其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崩漏兼有少腹疼痛,单纯崩漏不一定用少腹逐瘀汤,但是只要有少腹疼痛的崩漏,你就可以用少腹逐瘀汤。​“或粉红兼白带”​,或月经是粉红的,但是兼有白带,​“皆能治之”​,这句话毫不过分,​“效不可尽述”​,就是疗效好极了。这里面几乎把妇科的常见病都包括进去了。

  注意这个用法更绝妙,​“每经初见之日吃起”​,就是月经第一天开始吃少腹逐瘀汤,​“一连吃五付,不过四月,必存胎”​,用它来治不孕症,1个月才吃5剂药,月经来的第一天开始吃,整个经期连着吃5天,不超过4个月必存胎。如果不是一个久经考验的方子,作者绝不敢这么写的。这个方子我验证过了是这样,所以说我治疗不孕症的主方之一就是少腹逐瘀汤,非常好用。

  注意接下来是讲生男生女的,你们可以按照你们自己的理解去解读这一段话,我就不讲解了。但是我根据这个说法给几个人指导过,基本上都是生了他们想要的孩子,但是案例不多,也不能说它是对的,有可能都碰对了。​“男女年岁与月合成阳数方生子。如男女两人,一单岁,一双岁,必择双月方生子;如两单岁或两双岁,必择单月方生子”​,告诉你怎么生儿子了。​“择月不可以初一为定准,以交接为定准”​,也就是以受精的这个时刻为标准,这才算,不是说初一。​“要知偶有经过二十日结胎者,切记准日期,倘月份不对生女,莫谓余方不验”​,要是你弄错日期,没能如愿,别说是我这方子不灵,​“余用此方,效不可以指屈”​,没法数了,有效的太多了。这我也有同感啊,这张方子太好了。

  它下面讲了一个案例,说“道光癸未年,直隶布政司素纳公,年六十,因无子甚忧,商之于余”​,意思是曾经有位60岁的先生,还没有孩子,很是忧虑,就跟我商量,然后我说“此事易耳。至六月,令其如君服此方,每月五付,至九月怀孕,至次年甲申六月二十二日生少君,今七岁矣”​,意思就是你这事儿太容易了,到六月的时候,就让他夫人喝少腹逐瘀汤,每月5剂药,到9月份就怀孕了,第二年生了一个儿子。等王清任写书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7岁了。

  “此方更有险而不险之妙”​,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句,这又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地方,​“孕妇体壮气足,饮食不减,并无损伤,三个月前后”​,也就是怀孕3个月前后“无故小产”​,​“常有连伤数胎”​,这是什么?这就是习惯性流产。​“医书颇多,仍然议论滋阴养血、健脾养胃、安胎保胎,效方甚少”​,这是王清任的体会。​“不知子宫内先有瘀血占其地,胎至三月,再长,其内无容身之地,胎病靠挤,血不能入胞胎,从傍流而下,故先见血。血既不入胞胎,胎无血养,故小产”​,病人子宫里面先有了瘀血,然后这个胎儿就长不成,这是他的解释,大家不一定要按这个去理解,但是事实上就是种子种在地上,地不好就保不住这棵苗,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少腹逐瘀汤,就是要把这块地给弄好,然后再怀孕就没事了。

  我们再看后边,关键是这个习惯性流产怎么治,这个方子很好。说“如曾经三月前后小产,或连伤三五胎,今又怀胎,至两个月前后”​,它是指怀孕至2个月前后,​“将此方服三五付或七八付,将子宫内瘀血化净,小儿身长有容身之地,断不致再小产”​,如果她老是3个月流产的话,那么在怀孕2个月前后就吃上少腹逐瘀汤三五剂或七八剂,她就不小产了,也就不流产了。但是我在临床上使用的方法是这样:怀孕以后就开始吃,一直吃到怀孕3个月为止,这个保胎成功率很高。可能我用得多了,比王清任给病人用的药多,用药的时间也长,用的药量也大,但是确确实实疗效很好,我们有朋友的孩子就是这么保下来的。

  “若已经小产”​,如果是已经流产了,​“将此方服三五付,以后存胎,可保无事”​,如果有了习惯性流产,你就吃这个。以后再怀孕就没事了,当然最好还是怀上以后再吃上一段时间。​“此方去疾、种子、安胎,尽善尽美,真良善方也”​。这绝对是妇科第一方,可是我们妇科教材里面竟然没有这么讲,一听说怀孕了,不敢用活血药,但王清任用活血药就是用得这么好。

  我记得曾经有一个我们名医会诊系统的医生用户,一次他给我打电话,说他那里有一个怀孕的病人,她是治别的病,我忘了是治什么病了,结果系统里开出来的方子里面有活血药,他就问敢用不敢用这个方子?当时我正在上海,我说当然敢用了,结果吃完药以后病果然就好了,最后孩子也没事儿。其实活血药挺安全的,尤其是这个方子你们用过以后,就更会觉得安全了。我们看一下方子的组成,先看方歌:​“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蒲黄官桂赤芍药,种子安胎第一方”​,这句话就把这个方子一下概括全面了,而且你就非要把这个方子记住不可。

  那么我们看这个方子妙在哪儿?首先每味药用量极小,一服药总共也就一小把,小茴香七粒,七粒小茴香有1g没有?肯定没有,但是我们一般是只开1g,因为量再少了按粒数就没法计药价了。干姜,就是炒姜,两分,也是极小的量,不到1g,但我一般习惯上开成2g。元胡一钱,一钱就是3g,我一般习惯开成3~6g,多数在6g左右。没药二钱,也是6g。当归三钱,也就是10g。川芎两钱,6g。官桂一钱,官桂就是很好的肉桂,3g。赤芍两钱,6g。蒲黄三钱是10g。大家注意,这里是用生蒲黄,而不是炒蒲黄。炒五灵脂二钱,6g,活血药在整个方子里边占比还是比较大的,这就是王清任的少腹逐瘀汤。我在临床的使用感受极好,可信,放心地用,很好用!

王清任

  王清任(1768—1831),字勋臣,河北省玉田县人,曾为武庠生。受祖上行医影响,20岁便弃武习医,几年间已誉满乡里,30多岁时,至北京行医,设立医馆“知一堂”​,遂为京师...

王清任朗读
()

猜你喜欢

【偏头风方】 处方: 夏枯草四两  白芷三钱  芥穗三钱  苍耳子八钱  川芎二钱  细辛一钱  防风三钱  薄荷三钱  辛荑三钱  生黄芩三钱  柴胡三钱  生甘草三钱
()
乙字汤乃日本汉方,据说乃日本原南阳氏治疗各种痔疮的良效验方,主治各种痔疮、大便燥结、便秘、痔核疼痛、痔出血、肛门裂伤、脱肛等症,具有消炎、清热、通便功效。
()
【原文】血府逐瘀汤 当归三钱 生地三钱 桃仁四钱 红花三钱 枳壳二钱 赤芍二钱 柴胡一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一钱半 川芎一钱半 牛膝三钱水煎服 【方歌】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
膈下逐瘀汤方 五灵脂二钱,炒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桃仁三钱,研泥 丹皮二钱 赤芍二钱 乌药二钱 元胡一钱 甘草三钱 香附钱半 红花三钱 枳壳钱半水煎服。 【方歌】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
化脂调节方 辨证:高血脂引发的各种慢性病。黄芪40克、柴胡36克、党参30克、牡丹皮20克、茯苓40克、白术20克、泽泻20克、枳壳20克、石菖蒲30克、远志15克、黄精30克、玉竹20克
()
方一(无汗身疼者):栝楼40克,杏仁25克,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30克,桔梗20克,知母30克,葛根40克,甘草15克。 方二(有汗身疼):栝楼40克,杏仁25克,知母30克,桔梗25克,半夏20克,生姜15克,甘草15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