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

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 王不留行散方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 蒴藋细叶十分(七月七日采) 桑东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 甘草十八分 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祛汗) 黄芩二分 干姜二分 厚朴二分 芍药二分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东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干百日。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凡是病金疮,就是被刀斧所伤了,一般王不留行散最好使。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一般用的刀伤药、红伤药,这是个通用方。主药是王不留行,王不留行这个药能够化瘀定痛,在肝炎治疗上常用王不留行,也就是利用它能够祛瘀血,也能够止痛,肝区疼常加王不留行就是这个道理。在治疗外伤方面王不留行也是主药。蒴藋细叶,就是蒴藋叶,细叶就是小叶。桑东南根皮就是桑根白皮,用东南这方面的,这是古人的一种看法,东南在八卦为巽位,能祛风,其实也不尽然,是桑白皮都能够行气祛风,都有这个作用。主用王不留行是为了行瘀定痛,蒴藋叶和桑根白皮也全是有行气祛瘀的作用,与王不留行放到一起就是行气祛瘀,但是都用的灰,灰反倒能止血。凡是祛瘀药要变成灰,不但有化瘀的作用,同时也有止血的作用。所以这三个药都是用的灰,后世的十灰散也这个意思,把祛瘀药煅成灰,原来的药性还存在,但是对于止血特别有效。其他的药呢,都是佐理之品了,干姜、甘草、川椒温中,用黄芩、芍药祛热。凡是外伤,当时都要有些虚热,厚朴也是行气药。这都没有什么,对一般的刀伤药里头都是作为调理之用。这个方药就是一般所说的刀伤药,小点的伤从外面上药就行,大伤非内服不可。​“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不但能够行气化瘀,而且能够止血。​“勿令灰过”​,不能把性都烧没有了。​“个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主要的作用就在这三味药上,其他的都是调理之品了。​“小疮即粉之”​,这个疮不是生疮的疮,都指的是金疮,小的外伤、刀斧之伤,外面上就行了。​“大疮但服之”​,外面也可以粉,内里也可以服,​“产后亦可服”​,没有什么问题的,别看有王不留行行血,它变成灰了,止血作用反倒加强了。如果风寒,说的是时令,​“桑东根勿取之”​,桑根白皮要到和风暖润的时候再取,指的是做药的时候(采药)​,​“前三物皆阴干百日”​,三个药不要炒,不要晒,阴干它们,唯独伤科的药这么讲究,不像咱们内科药。它这要求阴干百日,其实不这样子也行的,不是不行的。底下还有两个方子,都是有方无证,可见都是通用方。

  倪海厦:

  金疮就是我们所谓的刀伤等,王不留行散可以做外敷,也可以做 内服。西药内服的药是内服的,外敷的是外敷的,不能把外敷的药吞 下去,中药就可以。王不留行散是中医经方家用的金创药,是外伤的 总方,所有外伤我们都会用到它。这个王不留行散因为是粉剂,涂下去后,第一个,伤口能透气。第二能止痛、消炎、止血,其力量非常 藋的强。王下留行散主力药是前面三味药,王不留行、蒴细叶还有桑 东南根白皮,桑树要的桑东南根白皮,就是桑白皮。还有规定王不留 行要八月八号去采,另外一个要七月七号去采,一个三月三号去采。 采完以后这三味药放在暗处阴干百日,不能晒干或者烤干,见到阳光 药力就不行了,一定要阴干,然后烧成灰再入药。你看『右九味,前 三味,烧灰存性各别。』其它的药通通打成散,然后服一个汤匙那么 多,『小疮即粉之』就是涂在外面就可以了。『大疮但服之』,外面要 敷,也需要内服。妇女产后有瘀血淤在子宫里面也可以用王不留行散 把它清出来,所以一般来说女人有怀孕的时候绝对不能吃王不留行, 因为王不留行是活血化瘀的药,攻血的力量很强,如果孕妇吃下去就 会堕胎。再看下面的川椒、干姜是辛味的药,跟甘草配合在一起时是 辛甘发散为阳。黄芩、芍药是酸苦涌泻为阴,厚朴能行气,胡此阴阳 气就会协调流行,伤口或是内瘀伤等就会痊愈了。

  讲课实录:

  再来呢,接着看到这个王不留行散。这个王不留行呢,这个药......是一个很有名的一个活血化瘀伤科的药,哦,颗粒......一颗颗小小一粒一粒的,有的中医呢,用王不留行来埋当耳针来埋啊,比如?给它埋在这个......这个耳朵上找个穴道埋进去,哦,那这个王不留行散是金创药。那......过去呢,这个经方的金创药呢,是受到哦,外伤,哦,这个药可以内服,也可以外敷,哦,外......哦这个......。那里面的处方呢,大家看,哦,病金创......金创不是那个创口是黄金、金色的,不是啊,对不对。金属,哦,比如刀子砍伤、斧子砍伤嘛,哦,造成的伤口,哦,那这个伤口王不留行散可以用。哦,那这个王不留行呢,这个哦,规定要八月八号去采,哦,这个,哦,多一天少一天都不行,哦,所以呢时间要找对,哦,第二个呢,叫做蒴,这个字念藋(念“掉”),“diao......掉”,蒴藋,或者有的人念“狄”,哦,没有关系。细叶,这是一个忍冬花的一种科,哦,这个......用这个小叶子呢,还有这个,一定要七月七号去采。哦,那桑东南根白皮即桑白皮,哦,三月三号去采,哦,就是有日期的。哦。然后再甘草,哦,黄芩呢,哦,川椒、厚朴啊,干姜,哦,这个混在一起。

  那......前面呢三味,把它烧灰、烧焦成性,哦,其他打散,把它打成细碎末。小创口呢外涂就可以了,大创口服也可以,哦,吞下去、外敷统统可以用。哦,我们现在有没有使用这个处方呢?很少用,哦,很少用。那因为......制造很麻烦,还有呢,这个蒴藋细叶呢市场上买不到。哦,桑白皮有,王不留行有。那一般的伤口,最快的伤口收敛的方法......蔗糖,甜的来收口,哦,那我们如果再把它简化一点,哦,老师甜的为什么......为什么可以收口?肺不是主皮毛嘛?肺是不是金啊。哦,甜的是不是土,土生金嘛。所以,庶糖当然可以收口。哦,那你如果说,那个......老师,这个盐巴,盐是水嘛,哦,金是这个肺,是皮毛,是金,用盐巴去收口,哦,那你不是雪上加霜。哦,相生哦,你用盐巴涂上去的话,看到对方是你岳母你就完了,我告诉你,哦,不但收不了口会化水出来,水......有很多脓水出来,哦,很严重,哦,那是一般我们过去要拷问犯人的时候用的,哦,所以千万不要用盐巴,哦,不要自创、自创什么东西哦,哦,那这个大家看看就好了,哦,我们现在用的不多,哦,用的不多。

  连建伟:

  金疮的病,可以用王不留行散来治疗。金疮,就是被金刃所伤,伤口肿痛流血,甚至皮肉筋脉皆断,气血循环受阻。王不留行散,主要能祛瘀活血,止血止痛。是外敷内服一剂并用,双管齐下。所以方后写道:“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如果金疮部位小,就把药粉敷在上面;如果是大疮,还要口服这散剂。所以这是通治金疮的一个处方。产后恶露不除也可以服用。方中用王不留行作为君药,所以叫王不留行散。因为王不留行能活血祛瘀,主金疮止血,逐痛,所以作为君药。用了蒴雚细叶,蒴雚是忍冬科的植物,味酸微凉,入足厥阴肝经,因肝主藏血,能活血通经消瘀。这药还有一个名字,叫接骨木,治疗跌打损伤,能接骨,故名接骨木。​《浙江民间中草药》称这味药作落得打,就是被打伤以后用的专药。这药主要能活血通经消瘀,而且性凉,能清火毒,因为金疮也有热毒。再用桑白皮,书上写是“桑东南根白皮”,桑白皮又叫桑根白皮,就是用桑树的根部,把外面的粗皮去掉,用里面的白皮入药。为什么叫“东南根”?因为东南是向阳的,太阳能晒到,所以根长得比西北的要好,药性更强。桑白皮也能治伤,有愈合伤口的作用。这三味药都要阴干,然后“烧灰存性”,等于炒炭一样,但中间不要炒枯,炒枯了药性也就没有了,所以叫“烧灰存性”​。就是要炒一下,外面刚好有点黑了,但里头药性还存在,若把药全烧枯了,药性就不存在了,不要让它烧得太过。再配合黄芩清热,芍药养血,也有收敛作用,川椒祛风,恐破伤之疮口受风,干姜行瘀,厚朴行气,关键还能燥湿,因为刀砍的伤口可能会有水渗出。陈修园《金匮方歌括》说:“川椒祛疮口之风;厚朴燥刀痕之湿。​”然后重用甘草,在本方中,甘草用量最多,能生肌且能解毒,当然也有调和诸药作用。全方共奏消瘀、止血、止痛、解毒、生肌之效。所以小的创口可以外敷,大的创口可以内服,确是治疗金疮的专方。产后恶露不除也可服用。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疮痈”,指一切的疮疡,属外科疾病。身上长疮,会肿,会烂,就叫疮疡。《说文》:“痈,肿也”,局部会肿起来。​《金匮》第十七篇以前讲的都是内科疾病...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