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二七、手太阴暑温,发汗后,暑证悉减,但头微胀,目不了了,余邪不解者,清络饮主之,邪不解而入中下焦者,以中下法治之。

出自暑温相关的经方为《
二七、手太阴暑温,发汗后,暑证悉减,但头微胀,目不了了,余邪不解者,清络饮主之,邪不解而入中下焦者,以中下法治之。 既曰余邪,不可用重剂明矣,只以芳香轻药清肺络中余邪足矣。倘病深而入中下焦,又不可以浅药治深病也。 清络饮方(辛凉芳香法) 鲜荷叶边二钱 鲜银花二钱 西瓜翠衣二钱 鲜扁豆花一枝 丝瓜皮二钱 鲜竹叶心二钱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凡暑伤肺经气分之轻证皆可用之。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方药中 许家松 编著 《温病条辨讲解-光明中医教材》:

讲解

本条是讲暑温的恢复期或合并症治疗。

暑温恢复期即暑温症状已基本减退,惟感轻度不适,亦即原文所谓“暑证悉减,但头微胀,目不了了,余邪不解者”。暑温病症状已减,但还有轻微的头胀,目视不甚清楚,这是肺络中余热未清,当用轻剂以清余邪。清络饮即属于暑病病后轻清余邪之剂,也可用于暑温轻证。

暑温合并症,是暑温发展至中焦,则以中焦法治之;发展至下焦,则以下焦法治之。

“余邪不解”与“邪不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余邪不解”,清解余邪只能用轻清药物调理,不可用重剂。“邪不解”深入中下焦者,则又必须用重剂祛邪,晚期病人正虚邪实,当扶正袪邪同时并进。

【胡希恕按】本方清热解毒,用于余热不净而为善后调理之治固可,惟“头微胀,目不了了”​,颇似热炽津枯、害及头脑重证,与此轻剂,万难为治。不过谓为“余邪”​,当不似上述剧患。后世不究脉证,只是想当然耳。“暑伤肺经气分之轻证”​,究竟做何症状?谓为“皆可用之”​,令后人如何遵循?真是误人于不言中者!清络饮的研究:六物清热利湿祛痰安中,虽属平易清淡,而于微湿余热犹不了了时,以之消息而为调理之用,正是妙制。

暑温

暑温,即温病之发生在夏季者。《素问•热论》“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凡温病发生在夏至以后,到立秋前后,正当炎暑季节者,即属暑温。夏季由于气候炎...

暑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