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猪苓散

猪苓散朗读
猪苓散方: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猪苓散原文

  猪苓散方:猪苓、茯苓、白术各等分。上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方解】胡希恕注:方中猪苓、茯苓、白术尽是利尿祛水之品,而以猪苓为君,利水之中还可以解渴。里水一去,津液恢复其常,则不再渴,亦不欲饮,后文茯苓泽泻汤证于此相仿。此利水止渴之法十分巧妙,一般医家思不至此,应当很好体会。

  【参考处方】猪苓10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上3味,以冷水600mL浸1小时,煎15~20分钟,取汤100mL,温服,再续水煎一次温服。

  【解读仲景原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13条: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胡希恕注:本条言饮家致呕之治疗。水本在膈下胃中,向上冲逆,呕则上于膈,呕吐之后,停水已去,胃中干,口渴欲饮水,则呕将止,此时赶紧给病人水喝,但应注意“稍稍与饮之,以和其胃”即可。然急与之饮,但并不解渴,反复索水欲饮,此时胃尚虚弱,不能受盛,多饮仍吐,猪苓散主之。

  冯世纶解读:饮上于膈则呕吐,故谓呕吐而病在膈上。吐后胃中干则思水,此时则呕亦必解,应急给少量水喝以和其胃。如果思水喝少量水仍不愈者,用猪苓散治疗。

  【讨论归经】猪苓主治在阳明,故本方证当属太阴阳明合病证。

  【临证思考】本方证的辨证要点:呕渴而小便不利者。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这是三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现在首要研究的就是这个百合病,百合病在没讲以前,我把这个百合病是怎么一种病先说一说,要不不太好懂。这个百合病,拿现代的话说,就是一个虚热型的一...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朗读
()

猜你喜欢

可用于治疗皮肤发痒的皮肤病、荨麻疹,桂枝麻黄各半汤方(麻黄汤见后卷,冷风过敏、风疹、荨麻疹常用此方+蝉蜕连翘二花有特效;) 即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之,将息如桂枝汤法
()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
()
[原文]栀子十四枚(擘) 连翘二两  甘草二两  栝蒌根四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黄芩牡丹皮栝蒌半夏枳实汤方(肝脏津液不足,太干燥;又名黄芩牡丹皮瓜蒌半夏枳实汤)]
()
[原文]黄连一两半 黄芩三两 麦门冬二两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肠病毒;阿米巴痢疾;小儿手足口病可用此方;屁臭大便粘马桶;表邪下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