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文蛤汤

文蛤汤朗读
[原文]文蛤五两 麻黄三两 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石膏五两(碎,绵裹) 杏仁五十枚 大枣十二枚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汗出即愈,若不汗,再服。

文蛤汤原文

[原文]文蛤五两 麻黄三两 甘草三两 生姜三两 石膏五两(碎,绵裹) 杏仁五十枚 大枣十二枚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汗出即愈,若不汗,再服。
【方证指要]
以有大青龙汤证而烦渴贪饮者为主证。
【凭证用方】喘咳,渴而多痰,由感风邪恶而起者。
【诸家经验】
东洞翁曰:本方治有烦躁而渴,恶寒,喘咳急迫者。《张氏医通》是方即大青龙汤,无桂枝有文蛤。大青龙,122主发散风寒两感,今是证初不言外邪,而用取汗何哉,盖因阳明经中有实热,所以贪饮。又云:本方为太阳、太阴二经散邪涤饮之圣药,故又主微风、脉紧、头痛之疾。

  【典型医案]

  瘾疹

  袁xx,男,37岁,教师。遍身皮肤瘙痒发风疹块,以头面上肢为甚,反复发作1月余不愈,曾用西药抗过敏、镇静、注射葡萄糖酸钙以及中药疏风凉血等均不奏效。其疹形突起皮肤,时隐时发,成块大小不等,其瘙痒不堪,入夜为甚,尤以遇风和入冷水之后发作突出,被暖痒可减退,皮肤稍觉热感。终日为之所苦,夜不得眠,纳食不香,烦躁不已,舌质偏红,苔白,脉浮。诊为瘾疹,乃风寒之邪外客肌表,久郁而化热。拟文蛤汤治之。方用:麻黄杏仁各10克炙甘草生姜红枣各6克生石膏五倍子各20克,共煎水,冷服之。1剂后当晚即停止发新疹,3剂皮疹即完全隐退。原方加减继服2剂巩固疗效而痊。随访2年未发。(谢胜臣医案,录自《新中医》4:25,1984)

  评议

  感受“微风,脉紧头痛”​,当为文蛤汤主治之证。本方即大青龙汤去桂枝加文蛤,乃祛风发散之剂,使风邪从皮毛而解。观原方后有“汗出即愈”一句,可以知矣。本案患者由于风寒之邪外客肌表,郁久化热,发为瘾疹。故以仲景文蛤汤原方既散在表之风寒,又清郁遏之邪热,获效颇捷。方中文蛤,乃《本经》上品,即花蛤,生于东海。今改用五倍子,​《开宝本草》品名“文蛤”​,取其清热解毒。​《开宝本草》谓其“主肺脏风毒,流溢皮肤”​。盖肺与皮毛相合,而瘾疹者,亦皮毛之病也。

  金学仁医案:朱某,男,五十岁,工人。1979 年2月6日初诊。患糖尿病半年,口渴多饮,咽干舌燥,心烦不安,饥而欲食,但食而不多,全身乏力,两眼视物模糊,舌尖红,苔薄黄而干,脉偏数。血糖测定:空腹血糖 210 毫克%,尿糖定性(+++),眼底检查:早期白内障。此肺胃热盛,耗伤津液所致,治以清热解渴,宣肺布津。处以文蛤汤加减:文蛤20克,麻黄3克,生姜1片,生石膏60克,杏仁6克,大枣2枚,石斛3克,麦冬10克。共服20剂,上述症状基本消失,化验检查,空腹血糖80 毫克%,尿糖(-)。以上方再加补肾之品,以巩固疗效,上方加山药20克、女贞子10克、熟地30克、山萸肉 15克、麦冬10克、鲜石斛30克。又服30剂,体力精神完全恢复正常,长驱步行十多里不觉累。

  1981年4月随访,一切均好。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本篇是讲呕、吐、哕、下利这些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所谓“呕”,是有物有声的,既有声音,又会吐出东西来,称为“呕”​。这个“呕”,是吐逆之...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朗读
()

猜你喜欢

[原文] 人参三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竹叶一把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
[原文]黄连一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半夏半升(洗) 甘草三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小柴胡汤方(肝炎、淋巴肿块、结节、乳癌、伤科均可用它加减,女子经期感冒;女子经期感冒一律用小柴胡汤;可用来治疗脑部积水,要用生半夏;恶心反胃,反复发烧;呕吐又发烧;感冒刚好又发烧,感冒反复发烧;产后抑郁症基础方;乳房肿块+牡蛎)
()
[原文]黄连一两半 黄芩三两 麦门冬二两 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用法]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甘草干姜汤方(倪海厦用此方提振胸阳,提高抗感冒的能力,开封通许县人民医院用此方预防新冠肺炎,医护人员零感染,2020年3月CCTV4报导过;可用来提升阳气,抗感冒用之;又名二神汤,止吐血神剂;上焦虚寒;提振胸阳,预防感冒)
()
 桂枝去芍药汤方(即桂枝汤原方去芍药)治腹挛急的芍药,故治桂枝汤证腹不挛急而虚弱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