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朗读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犀角地黄汤 处方 犀角(如无升麻代之)、生地黄、牡丹皮、芍药,各一钱半。 功能主治 治血证,大便黑,衂后脉微,发狂发黄当汗下,汗内有淤血。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 组成 犀角一两(水牛角代30g) 生地黄八两(24g) 芍药三两(12g) 牡丹皮二两(9g) 用法 上药四味,畋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水牛角镑片先煎,余药后下。 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1.热入血分证身热谵语,斑色紫黑,舌绛起刺,脉细数。 2.热伤血络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 3.蓄血瘀热证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犀角地黄汤原文

  犀角地黄汤同名方剂约有二十首。其中《备急千金要方》记载的犀角地黄汤为常用方,其组成为水牛角30g、生地黄24g、芍药12g、牡丹皮9g,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功效。主治热入血分证及热伤血络证。本方是治疗热入血分证的代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热入血分者。

  犀角地黄汤治证乃热毒深陷于血分所致。营热不解,每多深入血分,热入血分,心肝受病。温热之邪燔灼血分,一则热盛血沸,且必扰于心神,致烦乱谵语;二则热盛迫血妄行,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离经之血又可致瘀阻而发斑。故当以请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法。[5]

  方用苦咸寒之水牛角为君,归心肝经,清心肝而解热毒,且寒而不遏,直入血分而凉血。臣以生地甘苦性寒,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一可复已失之阴血;二可助水牛角解血分之热,又能止血。白芍苦酸微寒,养血敛阴,且助生地凉血和营泄热,于热盛出血者尤宜;丹皮苦辛微寒,入心肝肾,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效,两味用为佐使。4药合用,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方中凉血与散血并用,一是因离经之血残留成瘀;二是因热与血结致瘀。本方药仅4味,配伍严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5]

  方中犀角清热凉血,并能解毒;生地黄养阴清热,凉血止血;赤芍药凉血化瘀;丹皮泻血中伏热,凉血散瘀[5]。四药合用,清热之中兼以养阴,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之虑;凉血之中兼以散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5]。

  清营汤与犀角地黄汤相比,两者均以水牛角、生地为主,以治热入营血证。但前者是在清热凉血中伍以清气之品,以使人营之热转从气分而解,适用于邪初人营尚未动血证;本方着重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用治热毒深陷血分,而见耗血、动血证。

  郭生白:犀角解毒:不是非它莫属 

  犀角现在你就找不到,而且贵的出奇。咱再比方说,要是用上10克犀角,10克犀角不算多,它们用几分没用!我告诉你,我有一个孩子当年就是因为麻疹被别人给治坏了,被别人退烧了,全身败血,两个腋下都烂了,烂的和肺相通了。一呼吸(肺)这儿“啪啪”两边都冒泡、(冒)气泡,那个胸腔都烂通了。我就是说拿大斧子让人给我劈犀角,犀角来了又用菜刀,又破成细片儿,这么大的砂锅,我搁煮水喝,多少钱呢?这半砂锅你知道得多少钱吗?咱比方说这半砂锅要是100克,你知道100克多少钱吗?现在要几百万一公斤。你说这1克是多少钱呢?就这半沙锅得十几万,所以我们用不了这个十几万钱。那大黄牡丹皮,桃核承气这个很简单,顶多20、30块钱,所以这个犀角现在这是个世界保护动物。

  我不想说这个东西来用药,如果说非它不行我是要讲的,它并不是非它不可。这个温病学的用药习惯就是这样。张仲景没有一次用犀角用药,你看它用的是什么?驴皮是畜生,是家畜。猪肤、羊肉,再用一些昆虫。这个方子除了犀角、还有地黄、芍药、牡丹皮。犀角地黄汤就是这么一个东西,你看看它里面治病的是什么?地黄、牡丹皮对吧?那重要的东西是犀角,这个化瘀血并不是犀角的能力,是牡丹皮、桃仁甚至于生地也不是化瘀血的能力,它是一个养血的能力,但是它又有一点儿缺点,有点儿害胃的成份,你吃了不好受、你不舒服、也说不是疼也说不是胀,怎么说啊?泥膈。

  动物也有这个本能,自己保护自己的本能。你看那个犀牛长了个角,这个角干嘛?因为它是生在热带森林里面的动物,那个地方到处都是毒草,到处都有有毒的植物,它又食量很大,它吃了有毒的东西它不找医生,它从它祖祖辈辈都没找过医生,找不着,自个儿给自个儿治病,那个大舌头伸出来舔它那个角,舔的那个角有一溜沟,下面舔不着,长出来就有大岗子,中医动物也有这个本能,自己保护自己的本能。你看那个犀牛长了个角,这个角干嘛?因为它是生在热带森林里面的动物,那个地方到处都是毒草,到处都有有毒的植物,它又食量很大,它吃了有毒的东西它不找医生,它从它祖祖辈辈都没找过医生,找不着,自个儿给自个儿治病,那个大舌头伸出来舔它那个角,舔的那个角有一溜沟,下面舔不着,长出来就有大岗子,中医过去的药学家,鉴别犀角一看这是好东西,你怎么知道啊?我一看我就知道了。你看哪儿呢?我说给你看看,天沟地岗,这是天沟,这是地岗。我说怎么形成的这个呢?它吃了有毒的东西它难受,它用舌头这么舔,舔的时间长了,多少年,有了一沟,下面舔不着,小的就长了岗了,这叫天沟,这叫地岗,我告诉你,一看有这个,这是真的,真东西。那《本草纲目》上没有,网上也没有,我是跟卖药的学的。这是犀角。这个牛吃了有毒的东西,舔这个犄角把毒解了。人看见了,好东西,我杀了你,我拿走,我吃。这个人就是这么个动物。把那个犀牛杀了,拿了它的角,他去吃去了。中医也不是说犀角是解毒的吗?有钱的人,这么大的大犀角,把里头那个塞去了,把上头那个尖锯了,反过来叫犀角杯。一个不够还俩,来了一个客人,咱们喝点,把酒杯搬出来。哎哟,好家伙,拿出来喝酒。一说喝酒这个东西,这个人不感冒,不生病。就是犀角杯,有幸见过一个,一个,我没有见过俩。

...

朗读
()

猜你喜欢

下瘀血汤方(南阳林山注:脑溢血可用此方) 大黄三两 桃仁二十枚 䗪虫二十枚(去足) 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丸,以酒一升,水一升,煮取八合,顿服之,血下如豚肝愈。
()
病温,其人素有湿,发热,唇焦,下利,腹中热痛,脉大而数,名曰湿温,猪苓加黄连牡丹汤主之。湘本作“脉大而涩”
()
麻黄汤方(高烧无汗关节酸痛的感冒;又叫还魂汤) [原文]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
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方(去下焦湿)[原文]桂枝三两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细辛二两
()
小青龙汤方(表寒里寒,咳嗽,冬天发作的哮喘,内有水饮型咳嗽;治疗小儿流鼻涕且咳嗽,发热且舌苔发白者;遇冷就咳,温度低就严重,是肺中有痰饮;表寒里寒,天变冷就咳,清晨咳而白天不咳;)   [原文]麻黄三两 (去节)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
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方(脾著汤;环跳穴处疼痛) [原文]枳实四枚 白术三两 茯苓三两 甘草一两(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