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熊继柏先生总结的中医治疗法则
学习熊继柏先生的著作和医案有一个突出的感觉,那就是熊老讲的通俗易懂,接地气,理论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
熊老认为:一、中医学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脱离了临床实践去谈理论,只能是空谈,反之,脱离理论去搞实践,只能当下工;二、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 ;三、中医治病能创造奇迹。
西医的优势:精密的仪器检测、高超的外科手术、先进的急求手段。
中医的优势: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论治,中医诊断疾病,主要依据全面诊察(望闻问切)后的辨证分析,辨别病变的性质和病变部位,熊老认为主要辨别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别症状是属于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及营卫上焦中焦下焦,概要的说是运用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而胡希恕胡老一支则主要基于八纲辨证基础上的六经辨证:辨别病变的性质(六经)、病变的部位(表里半表半里)。
一、注重平衡 熊老以不能乱吃保健品为例,讲了注重平衡的重要性。现在社会上有些不良倾向,鼓吹吃什么保健药,其实这保健药是不可随便乱吃的,你是什么体质,你五脏中哪一脏偏虚,气血在哪方面偏虚,到底是实证还是虚证,是偏寒体质还是偏热体质,这些都要搞清楚。如果你恰恰是实证,你去吃保健药,那不是帮倒忙吗?那不是补了邪气吗?如果你是个虚证,但又有阳虚、阴虚、气虚、血虚以及五脏中某脏偏虚,你吃这个药有什么作用呢?所以保健药是不能乱吃的
二、治病求本 找疾病的根本原因 熊老举例:比如眩晕病,辨治必有虚实之分。实证眩晕常见于两种:一种眩晕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耳鸣、面色潮红、心烦易怒、口苦,舌苔黄,脉弦数,其血压往往偏高。这种眩晕的病变本质是肝阳上亢;针对肝阳上亢,治当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之类。另一种眩晕则表现为头晕目眩、头重、胸闷、恶心、呕逆,舌苔滑或腻,脉滑。这种眩晕的病变本质是痰饮阻滞;针对痰饮阻滞,治当祛痰化饮,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之类。虚证眩晕常见的亦有两种:一种眩晕表现为头晕目眩、疲乏、心悸、面色淡白,舌淡,脉细。这种眩晕的病变本质是气血亏虚;针对气血亏虚,治当补益气血,用八珍汤之类。另一种眩晕则表现为头晕目眩、精神委靡、腰膝酸软、耳鸣;男子伴有腰痛而遗精,女子伴有腰痛而带下,舌红苔薄,脉细。这种眩晕的病变本质是肾精不足;针对肾精不足,治须补肾益精,用左归丸之类。中医治眩晕如此,治各种疾病都是如此。
三:治病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三因制宜)因人简单的说根据不同人的体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因地简单的说,不同的地区用药的量和品种应有所不同,因时制宜,要根据不同的时令,不同的气候变化,考虑治疗时的选方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