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黄芪甘草汤

黄芪甘草汤朗读
治老年人溺尿,玉茎痛如刀割,不论年月深久,立效。黄芪四两,生 甘草八钱水煎服。病重一日两付。

黄芪甘草汤原文

  贾海忠先生经验:

  那么黄芪甘草汤治什么的呢?治疗“老年人溺尿,玉茎痛如刀割,不论年月深入,立效”​。吃进去就见效,这个起效非常快。排尿时玉茎疼痛,这个显然指的是男性疾病,那么什么样的男性病人会出现这个症状呢?其实就是前列腺炎,尤其是急性前列腺炎,或者尿道炎,男性老年病人如果出现了前列腺炎和尿道炎疼痛,时间很久,他就用黄芪甘草汤来治疗。注意还是生黄芪,用四两,甘草这个用量在王清任的方子里面是最大的,是八钱,也就是25g左右。​“病重一日两付”​,如果是病情程度比较重,就要一天吃2剂药,黄芪就要用到250g。黄芪用到250g,甘草用到50g这么大的量。只有用到这个量,才能“立效”​。一会儿我们讲到其他方子时大家也要注意,王清任的方子黄芪的量一定要用足,不足或者缺乏疗效就不好。甘草能够通淋,能够治疗淋证,也就是治疗尿道疼痛。但是关键在量,而且还要用生甘草。王清任只要没写炙的,都是用生甘草。

  黄芪甘草汤治疗急性的前列腺炎和慢性的前列腺炎时都可以用。​“不论年月深入”​,就是不管时间多长这个药都很好用。所以说学医,一开始就得学这样的方子,小方子加减的时候你心里面才有底。遇到这一类的病人,比如说在原来经验的基础上,就能想到加黄芪、甘草,加上之后心里面有底,为什么呢?王清任就这两味药就解决了,何况这里还可以配合其他的。所以学医一开始就看大方,一辈子就容易当糊涂虫,要从学小方开始。
黄芪配甘草重要的药对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见气虚证者,每用二药相配。前列腺增生作为老年男性的一种生理性增生,其尿路症状的出现,多见有元气虚弱,用黄芪可补五脏气,如补肺气固表、补脾气生血、补心气降压、补肝气助升发、补肾气定喘,故《名医别录》言“补虚”。黄芪补气利尿,《金匮要略》防己黄芪汤治风水,《小儿卫生总微论》服黄芪末治小儿小便不通,现代药理亦证明黄芪有利尿作用。甘草助黄芪补气,同时有缓解痉挛的作用。
功效:补气固卫,托疮敛汗,甘温除热。治渴补虚,平补气血,安和脏腑,终身可免痈疽之疾。
黄芪六一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主治:气虚发热,卫虚出汗,消渴并发疮疡。大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肢体劳倦,胸中烦悸,时常焦渴,唇口干燥,面色萎黄,不能饮食。或先渴而欲发疮疖,或病痈疽而后渴者,尤宜服此。常服平补气血,安和脏腑。
黄芪甘草汤《医林改错》卷下;
黄芪散《鸡峰普济方》卷三十;
六一散《魏氏家藏方》卷九;
托里黄芪汤《圣济总录》卷一三一;六一汤《传信适用方》卷三;
黄芪六一汤《外科精要》卷下;黄芪汤《普济方》卷二二九;
黄芪饮《证治要诀类方》卷二
主治:气虚发热,卫虚出汗,消渴并发疮疡。大治男子、妇人诸虚不足,肢体劳倦,胸中烦悸,时常焦渴,唇口干燥,面色萎黄,不能饮食。或先渴而欲发疮疖,或病痈疽而后渴者,尤宜服此。常服平补气血,安和脏腑。《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诸虚不足,烦悸焦渴,面色萎黄,不能饮食,或先渴而后发疮疖,或先痈疽而后发渴。《外科精要》
三消,痈疽发渴。《医学正传
诸疮肿发渴。《圣济总录》
诸疮脉虚。《玉机微义》
肺痈,咳嗽脓血,咽干,乃虚中有热,不可服凉药。《席延赏方》
盗汗虚者。《丹溪心法》
阴阳俱虚盗汗。《景岳全书》
卫虚自汗,昼日烦热。《张氏医通》
痔漏漏孔穿开,脓水不绝者。《外科大成》
疮疡溃后,虚汗如雨不止。《疮疡经验全书》
老年人溺尿,玉茎痛如刀割,不论年月深久,立效。《医林改错》
虚中有热,咳嗽脓血,口舌咽干,又不可服凉药者。《鸡峰普济方》卷三十
虚中有热,咳嗽脓血,口苦咽干,黄芪散。
《妇人大全良方》咯血,发寒热。《魏氏家藏方》
五发:发脑,发鬓,发眉,发颐,发背。《传信适用方》
专发痘疮之脓。《医学纲目》
用法:
黄芪(去芦,蜜炙)六两、甘草(炙)一两,共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用绵黄芪箭杆者(去芦)六两,一半生焙,一半以盐水润湿,饭上蒸三次,焙锉;粉甘草一两,一半生用,一半炙黄为末。每服二钱,白汤点服,早晨、日午各一服,亦可煎服。《外科精要》
黄芪四两,甘草一两,上为末。每服三钱,如茶点服,入羹粥中亦可服。《鸡峰普济方》卷三十
以好黄芪四两,甘草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点汤服。《席延赏方》
黄芪四两(生)​、甘草八钱,水煎服。病重一日两付。《医林改错》卷下
黄芪四两、甘草二两,为细末。汤点一二钱服,日三。《妇人大全良方》黄芪六两(炙)​、甘草一两(炙)​,上为细末。如常点服,不拘早晚,干吃亦得。《魏氏家藏方》卷九
绵黄芪(去芦,蜜炙)十两,甘草一两(炙)​,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五七沸,去滓,温热随意服,不拘时候。《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真绵黄芪六两(箭杆者是也,木芪不堪,误人,以刀劈开揭薄,用白沙蜜不酸者一两,微入水少许调解,则易涂蘸,候搓匀,炙之微紫色,候冷锉碎,不碾罗)​、横纹甘草(炙,细锉)一两,上拌匀。每服抄五钱,水一盏,煎至七分服之,日三服,夜二服。《传信适用方》卷三
黄芪六钱、甘草(炙)一钱,碎咀。每服二钱,水六分,入酒二分,同煎至半盏,温服。更加橄榄同煎尤好,加山药亦得。《医学纲目》卷三十七

王清任

  王清任(1768—1831),字勋臣,河北省玉田县人,曾为武庠生。受祖上行医影响,20岁便弃武习医,几年间已誉满乡里,30多岁时,至北京行医,设立医馆“知一堂”​,遂为京师...

王清任朗读
()

猜你喜欢

【头风】处方: 川芎一两     天麻一两     川乌一两(浸泡,刨去皮捣碎,炒黄)以上药为细末,每服二钱,茶调下,薄荷更佳。
()
 牙疼虚实辨认,牙痛让病人用手按,按着能疼慢一点,或者按着依然疼是虚。        丝毫不敢按,按着更疼是实。
()
【原文】血府逐瘀汤 当归三钱 生地三钱 桃仁四钱 红花三钱 枳壳二钱 赤芍二钱 柴胡一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一钱半 川芎一钱半 牛膝三钱水煎服 【方歌】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
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黄芪四两,生 归尾二钱 赤芍一钱半 地龙一钱,去土 川芎一钱 桃仁一钱 红花一钱水煎服。
()
化脂调节方 辨证:高血脂引发的各种慢性病。黄芪40克、柴胡36克、党参30克、牡丹皮20克、茯苓40克、白术20克、泽泻20克、枳壳20克、石菖蒲30克、远志15克、黄精30克、玉竹20克
()
【原文】此方无论痘形攒簇,蒙头覆釜,周身细碎成片,或夹疹夹癍,浮衣水泡,其色或紫、或暗、或黑;其症或干呕、烦躁、昼夜不眠,逆形逆症,皆是瘀血凝滞于血管,并宜用此方治之。其方中药性,不大寒大热,不大攻大下,真是良方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