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衄、出血啊,都是阳络受伤,在古人(是这么个)看法。不是表阳,就是里阳,即不是太阳就是阳明。春夏的时候,主外嘛,升发啊,这时候的衄,大概都属于太阳,属于外,属于表,就是阳络有伤。那么,从秋至冬要是衄呢,这是一个阳明之络有伤。这也是一个约略之词,也不是一定的,而且这个话也不像仲景的,只做个参考吧,在临床上是不可靠的。衄,有在阳明、在太阳为候的不同。那么春夏的时候常是太阳经之络伤;秋冬常是阳明经之络伤,络就是细血管,这段话,在张仲景书里不像他说的话。
倪海厦:又曰:从冬至春,衄者太阳,从夏至秋,衄者阳明。(倪师看到的内容跟胡老看的版本应该不一样)
同样是流鼻血,如果从冬天到春天,在寒的时候有流鼻血,代表 是太阳热。很多小孩子大部分都是太阳热,此热在表,加上运动量多, 于是冬天的时候特别容易会流鼻血。如果从夏天到秋天,这是比较热 的时节,有流鼻血的话,多是属于阳明热。阳明热多出现在女子身上, 妳你看病的时候,你只要问她:「小姐,大便不好?」她说:「对。」 每一个小姐几乎都大便不好,你讲这句话时,她还以为你很厉害,实 际上十之八九都是这样子,因为女孩子情绪变化很大,女人心海底针, 于是肠子蠕动也跟著出现变化。如果阳明过热,加上夏季气候的热, 于是热上加热就成燥热,燥热会让血流动加速,然后从鼻子冲出来。
连建伟:
从春天到夏天这段时期发生的鼻衄,往往跟太阳经有关。因为“春伤于风”,也就是说外邪引发的鼻衄比较多。太阳主表,由于外感病邪引发鼻衄。我们在《伤寒论》里也学到过:“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剧者必衄,衄乃解”,就是说外感病厉害的话,会出鼻衄,鼻衄之后,反而病解了,确有这种情况。我们在临床上看到有的病人,在外感之后有发热,然后出鼻血,之后病人发热反而退了,这种鼻衄称为“红汗”,即红色的汗。我刚学医的时候不懂“红汗”这个词的意思,后来跟了一个著名的老中医,某一天,一位病人来了,他患了感冒,并且又出鼻血,此时老中医对我说,他这种鼻血就是红汗,通过鼻衄之后,病邪反而去了,因此这种鼻衄是个好现象。​“从秋至冬衄者阳明”,因为秋天是伤于燥气。我们学过《温病学》,知道“秋伤于燥”,这种燥热往往也会引发鼻衄。因为秋天到冬天这一段时间伤于燥气,这种燥气往往多是燥热之气,阳明又称为燥金,由于燥热很重,而产生了鼻衄。本条就是说鼻衄跟气候有关系。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惊就是惊慌的惊;悸,心悸;吐血衄血下血,这就三种了;胸满瘀血,四种病。这章讲得不够细致,它主要是在讲吐衄下血病,惊、悸、瘀血讲的都不完全。 惊、悸、吐、衄、下血、瘀血都是病名,而...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