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赤小豆当归散

赤小豆当归散朗读
赤豆当归散方(倪海厦注:排脓,盲肠炎、阑尾炎破裂后形成的腹膜炎;痔疮) [原文] 赤小豆三升(浸令毛出曝干) 当归十两 [用法]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赤小豆当归散原文

  桂本本赤豆当归散方(倪海厦注:排脓,盲肠炎、阑尾炎破裂后形成的腹膜炎;痔疮)

  [原文]

  赤小豆三升(浸令毛出曝干) 当归十两

  [用法]

  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宋本赤小豆当归散方:

  赤小豆(浸,令芽出,曝干)三升,当归。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按:当归原无剂量,​《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为三两。

  【方解】

  胡希恕注:方中赤小豆可排痈脓,祛湿热,当归活血以加速脓液外散,二药相合,对于全身内外各处痈脓皆可奏效。

  冯世纶解读:赤小豆,​《神农本草经》谓:甘酸,平。​《养生要集》谓:味苦,温。主为排痈肿脓血。当归,​《神农本草经》谓:味甘,温。主以养血祛瘀。此治诸疮有痈脓恶血者。

  【讨论归经】

  本方证当属太阴病证。

  【临证思辨】

  本方证的辨证要点:诸疮有痈脓恶血者。近血在肛门属痔,以本方治其疮,故能治愈。本方利湿活血、排脓排毒,不但能治肛门病,也能治泌尿系统疾病,还用于皮肤病。

【典型医案】
肝痈
毛xx,男,50岁。昌化人。气滞血瘀,肝络失疏,右胁下胀痛,按之更甚,难以转侧,身热口渴,不时索饮,烦躁不宁,近日来胃纳反而转佳,恐脓已成矣。脉象滑数,舌苔薄黄。拟予化瘀排脓。赤小豆30克(包)酒炒归尾9克酒炒赤芍6克桃仁4.5克(杵)制军4.5克五灵脂9克(包)半枝莲12克蒲公英15克银花9克净乳香4.5克净没药4.5克另吞小金丹1粒。二诊:肝痈已成化脓之候,身热未退,胁部痛势依然,仍难转侧。继宗前法。赤小豆30克(包)酒炒归尾9克酒炒赤芍6克桃仁4.5克(杵)制军4.5克蒲公英15克炒蒲黄9克银花9克五灵脂12克(包)败酱草15克半枝莲15克净乳香4.5克净没药4.5克另吞小金丹1粒。三诊:两进化瘀排脓之剂,便下黑秽甚多,热势顿减,胁部胀疼渐缓,且能转侧安卧。脓去积瘀未净,原法继进。前方去五灵脂,加粉丹皮4.5克续服。(浙江省卫生厅名中医医案整理小组:《叶熙春医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1965年9月)
瘾疹
周Xx,女,50岁。患者周身风疹搔痒已4月余,时好时发。诊时见周身风疹,搔痒难受,活动则剧痒,虽寒冬腊月而喜用冷水淋浴,过后又搔痒不止,饮食、大便均正常,小便色赤,舌红苔薄而黄,脉浮有力。此属风热瘾疹,拟清热解毒,凉血散血之法。方用赤小豆当归散加味:赤小豆30克当归15克连翘10克土茯苓忍冬藤生地各20克。3剂后,证状大有好转,风疹基本消失,再进3剂,嘱其禁酒及辛香燥热之,至品今已2月余未复发。(匡民华医案,录自《江西中医药》3:55,1984)

评议
赤小豆当归散主治血分湿热蕴毒之病,乃活血败脓、除湿清热之剂。案一肝痈,乃由肝家气滞血瘀,郁热成痈。故患者右胁下胀痛拒按,难以转侧,身热烦躁,口渴欲饮。以其脉象滑数,舌苔薄黄,知内有积热;肝热蓄而不去,成痈化脓。叶老指出:“近日来胃纳反而转佳,恐脓已成。​”夫肝之与胃,关系最为密切,肝热影响于胃,胃气不清,不欲饮食;而今肝脏毒血已结成脓,胃热并之于肝,胃气无扰,则能食也。急以赤小豆当归散加味,清肝凉血,化瘀排脓。使便下黑秽之物,则脓血自去,内痈自消。案二风热瘾疹,投以赤小豆当归散凉血散血,加忍冬藤、连翘疏风清热,生地凉血,土茯苓解毒。用药少而精要,宜乎应手取效。现代常用本方加味治疗肝脓疡、荨麻疹、痔疮出血等,辨证属血分湿热蕴毒者。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惊就是惊慌的惊;悸,心悸;吐血衄血下血,这就三种了;胸满瘀血,四种病。这章讲得不够细致,它主要是在讲吐衄下血病,惊、悸、瘀血讲的都不完全。 惊、悸、吐、衄、下血、瘀血都是病名,而...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朗读
()

猜你喜欢

葛根汤方(脑膜炎无汗时;腰肌劳损、腰酸痛+苍术炮附子;少阴太阴合病)
()
[原文]病冬温,其气在下,发热,腹痛引少腹,夜半咽中干痛,脉沉实,时而大数,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不大便六七日者,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主之。
()
小承气汤方(治疗舌苔黄小便黄小腹痛屁多的便秘)   [原文]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 (炙去皮) 枳实三枚(炙)   [用法]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初服更衣者,停后服,不尔者,尽饮之。
()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去上焦湿)[原文]黄芪三两 桂枝二两 茯苓三两 细辛一两
()
小青龙汤方(表寒里寒,咳嗽,冬天发作的哮喘,内有水饮型咳嗽;治疗小儿流鼻涕且咳嗽,发热且舌苔发白者;遇冷就咳,温度低就严重,是肺中有痰饮;表寒里寒,天变冷就咳,清晨咳而白天不咳;)   [原文]麻黄三两 (去节)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桂枝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
[原文]竹叶一把 石膏半斤 杏仁三十枚(去皮尖) 甘草二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