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营汤。。温病条辨上焦篇之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治高热不退伴咽部红肿的病儿(急性扁桃体炎并扁桃体脓肿,危重病症) 【诊疗经过】 谭某,男,5岁,1982年春就诊,某学院职工家属。高热4天,热势甚高。体温在40℃以上,在医院急诊室用西药
【出处】
《温病条辨·上焦篇》。
【组成】
犀角三钱,生地五钱,元参三钱,竹叶心一钱,麦冬三钱,丹参二钱,黄连一钱五分,银花三钱,连翘二钱(连心用)。
【用法】
上药水八杯,煮取二杯,日三服。
【功用】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适应证】
热入营分证。症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随证加减】
若寸脉大,舌干较甚者,可去黄连,以免苦燥伤阴;
若热陷心包而窍闭神昏者,可与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合用以清心开窍;
若营热动风而见痉厥抽搐者,可配用紫雪,或酌加羚羊角、钩藤、地龙以息风止痉;
若兼热痰,可加竹沥、天竺黄、川贝母之属,清热涤痰;
营热多系由气分传入,如气分热邪犹盛,可重用金银花、连翘、黄连,或更加石膏、知母,及大青叶、板蓝根、贯众之属,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熊继柏:关于清营汤 清营汤,按照叶天士的讲法,“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它的作用一清营分的热邪,二透热转气。清营分的热邪是什么药?增液汤加犀角、黄连。透热转气是什么药?金银花、连翘、淡竹叶。那为什么要用黄连呢?清心火。黄连用多少呢?是不是把黄连做君药?不对,中医理论奥妙很多,有一个苦从燥化的理论,凡苦味药物可以燥湿清火,无论是苦温、苦寒的药物都有燥化的作用。黄连味苦,可以燥化,因此,本方中黄连是佐药,绝不是主药,用点黄连清心火,且只能用一点,决不能重用。营者,营分属血,入阴分了。滋阴,用大量的增液汤,玄参、生地、麦冬,少佐一点黄连来清心火。不能多用黄连,因为苦从燥化。温病学家用方的时候哪里会用那么多的苦寒药?就是考虑到怕伤津液。“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这是总原则。这正是清营汤的奥妙所在。
吴鞠通论温病,提出以三焦分证,来划分温病的证候群。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作为温病学说的辨证纲领。...
温病条辨上焦篇之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吴鞠通论温病,提出以三焦分证,来划分温病的证候群。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作为温病学说的辨证纲领。
猪苓加人参汤。汉。仲景之伤暑。猪苓一两 茯苓一两 滑石一两 泽泻一两 阿胶一两 人参三两
黄连黄芩泻心汤。汉。阳明病。 黄连黄芩泻心汤方(口舌生疮)[原文]黄连三两 黄芩二两 [用法]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理中汤。。仲景之湿病。理中汤方(脾胃寒湿,腹泻;又名人参汤) [原文]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三两(炙)
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仲景之寒病。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方(肝著汤;两腋疼痛,不能转侧身,肝经络过之处)[原文]柴胡四两 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半夏二两
大青龙汤。汉。太阳病。大青龙汤方(表寒里热,禽流感、新冠肺炎高烧、夏天发作的哮喘等;会有高热,麻杏石甘汤无高热,可区别;一服发汗后,复发烧者,千万不可再服,会造成汗流不止,郝万山讲过的案例。急性肾炎可用此方)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汉。太阳病。桂枝龙骨牡蛎汤方(儿童尿床+桑螵蛸;遗精+炮附子;盗汗,手淫严重不能自控;青年脱发、鬼剃头(斑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