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荆子。。[!--writer--]。黄荆子药性:辛、苦,温。归肺、胃、肝经。功用主治:理气消食,祛痰镇咳,祛风止痛。主治肝胃气痛,食积,便秘,疝气,咳嗽,哮喘,感冒发热,风湿痹痛。黄荆沥制法:夏、秋季取新鲜黄荆粗茎切段,一头放火中烤,从另一头收取汁液即为荆沥。药性:味甘,性平。
黄荆子
药性:辛、苦,温。归肺、胃、肝经。
功用主治:理气消食,祛痰镇咳,祛风止痛。主治肝胃气痛,食积,便秘,疝气,咳嗽,哮喘,感冒发热,风湿痹痛。
黄荆沥
制法:夏、秋季取新鲜黄荆粗茎切段,一头放火中烤,从另一头收取汁液即为荆沥。
药性:味甘,性平。
功用主治:除痰涎,去烦热。主治小儿惊风,痰壅气促。用法用量:内服:50~100毫升,小儿酌减。
黄荆枝
药性:微苦、辛,平,气香。功用主治:祛风解表,消肿止痛。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喉痹肿痛,风湿骨痛,牙痛,烫伤。
黄荆叶
药性:辛、苦,凉。功用主治:解表散热,化湿和中,杀虫止痒。
主治感冒发热,伤暑吐泻,痧气腹痛,肠炎,痢疾,疟疾,湿疹,癣,疥,蛇虫咬伤。黄荆根药性:微辛、苦,平。
功用主治:祛风解表,理气止痛。
主治感冒,慢性气管炎,风湿痹痛,胃痛,痧气,腹痛。
三味药。。。
附子。。。264附子【本经原文】味辛,温,有大毒。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生山谷。一名茛。
杏仁。。。353杏核仁【本经原文】味甘,温,有毒。治咳逆上气,肠中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生川谷。今名杏仁。
薏苡仁。。。37薏苡仁【本经原文】味甘微寒,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其根下三虫,一名解蠡。
赤小豆。。。增补神农本草经不足部分5这个第五个呢赤小豆,那赤小豆呢跟红豆长的很像,我们挑越紧小越小越细小的呢越好,味辛性平无毒,赤小豆呢主要是行水,散淤。
黄柏。。。101原名檗木今名黄柏。本经原文】味苦寒,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利,女下漏下,赤白阴阳蚀疮。今名黄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