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为豆科落叶乔木植物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棘刺。主产于河北、河南、江苏、湖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未切片者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药材性状:气微,味淡。以片薄、纯净、无枝梗、整齐者为佳。
酸枣仁。。。100酸枣【本经原文】味酸平,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
山茱萸。。。214、山茱萸【本经原文】味酸,平,无毒。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生山谷。一名蜀枣。
枸杞。。。96枸杞【本经原文】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
破故纸。。。别名 胡韭子(徐表《南州记》),婆固脂、破故纸(《药性论》),补骨鸱(《本草图经》),黑故子、胡故子(《中药志》),吉固子(《江西中药》)。
核桃。。。 本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干燥成熟种子。 主治肾虚喘嗽,腰痛脚弱,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石淋,大便燥结。
石菖蒲。。。19别名 昌本(《周礼》),菖蒲、昌阳(《本经》),昌羊(《淮南子》),尧时薤、尧韭(《吴普本草》),木蜡、阳春雪、望见消(《仙传外科集验方》),九节菖蒲(《滇南本草》),水剑草(《纲目》),苦菖蒲(《生药性备要》),粉菖(《中药材手册》),剑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剑叶菖蒲(《四川中药志》),山菖蒲、溪菖(《药材学》),石蜈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野韭菜、水蜈蚣、香草(《广西中草药》)。 【本经原文】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主耳聋痈疽,温肠胃,止小便利,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生池泽。
远志。。。39、远志【本经原文】苦温,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久服轻身不老。
黄精。。。又名 龙衔、兔竹、垂珠、鸡格、米脯、菟竹、鹿竹、重楼、救穷、戊已芝、萎蕤、苟格、马箭、仙人余粮、气精、生姜、野生姜、米
党参。。。又名:台党,文员党,潞党参 上党人参(《本经逢原》),黄参(《百草镜》),狮头参(《翁有良辨误》),中灵草(《青海药材》)
地龙。。。337白颈蚯蚓【本经原文】味咸,寒,无毒。治蛇瘕,去三虫,伏尸,鬼疰,虫毒,杀长虫。仍自化作水。生平土。今名地龙。
五灵脂。。。别名 药本(侯宁极《药谱》),寒号虫粪(《开宝本草》),寒雀粪(《中药志》)。
乌药。。。别名 旁其、天台乌药、鳑魮、矮樟、矮樟根、铜钱柴、土木香、鲫鱼姜、鸡骨香、白叶柴
元胡。。。别名 延胡(《雷公炮炙论》),玄胡索(《济生方》),元胡索(《药品化义》)。
生地。。。24干地黄(大者今称大生地,细者称细生地)【本经原文】味甘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一名地髓。鲜生地根绞汁晒干曰干生地,大者今称大生地,细者称细生地。
朴硝。。。7朴消【本经原文】味苦寒,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
石决明。。。别名 真珠母(《雷公炮炙论》),鳆鱼甲(陶弘景),九孔螺(《日华子本草》),千里光(《纲目》),鲍鱼皮(《山东中药》),金蛤蜊皮(《山东中草药手册》)。
没药。。。13增补神农本草经不足部分 别名 末药、明没药
血竭。。。别名 麒麟竭(《雷公炮炙论》),海蜡(侯宁极《药谱》),麒麟血(《圣惠方》),木血竭(《滇南本草》)血竭花
蜀漆。。。281蜀漆【本经原文】味辛,平,有毒。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症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鬼疰。生川谷。又名常山。
商陆。。。294、商陆【本经原文】味辛,平,有毒。治水胀,疝瘕,痹,熨除痈肿,杀鬼精物。生川谷。一名?根。
海藻。。。192海藻 【本经原文】味苦,寒,无毒.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症瘕,坚气,腹中上下鸣,下十二水肿。生东海池泽。一名落首。
白头翁。。。298、白头翁【本经原文】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温,有毒。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治金疮。生山谷及田野。
十味药。。。
萎蕤。。。萎蕤 别名:玉竹,玉参、尾参、铃当菜、小笔管菜、甜草根、靠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