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斛。。。42【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
制附片。。。本经:气味辛温,有大毒。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大温肾水,使火盛而水沸,精化成气,气升于中,五脏得其营养。气升于上,大气最于华盖,化源可降,中下之物皆得润泽,清浊自然分化,气血自然交流。
肉桂。。。《本经》: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木蝴蝶。。。《本草拾遗》:味苦,甘,凉。治心气痛,肝气痛,下部湿热。又项秋子云:凡痈毒不收口,以此贴之。
砂仁。。。 《开宝》:味辛,温。治虚劳冷痢,宿食不消,赤白泻痢,腹中虚痛,下气。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多年生附生蕨类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根茎。主产于浙江、湖北、广东、四川等地。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生用或砂烫至鼓起,撞去毛。药材性状:气微,味淡、微涩。以体肥大、形状扁平、色棕者为佳。
松节。。。为松科植物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和马尾松P.massoniana Lamb.枝干的结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全年可采,多于采伐松树时或木器厂加工时锯取,经过选择修整,晒干。切片,生用。药材性状:有松节油气,味微苦。均以个大、色棕红、油性足者为佳。
辛夷。。。味辛,温。主五脏、身体寒热,风头脑痛;面野。久服下气,轻身,明目,增年耐老。
鹅不食草。。。鹅不食草(《食疗本草》)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L.)A.Braun et Aschers.的全草。我国南北多数地区均有分布,野生。5~6月采集,鲜用或晒干用。药材性状:气微香,久嗅有刺激感,味苦、微辛。以灰绿色、有花序、无杂质、嗅之易致喷嚏者为佳。生用。
路路通。。。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果序。冬季采摘,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丝瓜络。。。本品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 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
败酱草。。。181、败酱 【本经原文】一名鹿肠.味苦,平,无毒。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生川谷。
淫羊藿。。。味辛,寒。
当归。。。【本经原文】味甘,温,无毒。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洒洒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一名干归。
佩兰。。。 佩兰(《神农本草经》)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的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山东、湖北等地。夏、秋二季分两次采割,除去杂质,晒干。药材性状:气芳香,味微苦。以身干、叶多、色绿、质嫩、香气浓者为佳。切段生用,或鲜用。
栝楼。。。 瓜蒌仁 瓜蒌皮
金银花。。。别名忍冬花、鹭鸶花、银花、双花、二花、金藤花、双苞花、金花、二宝花
牛蒡子。。。牛蒡子(《名医别录》)
青蒿。。。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地上部分。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均产。夏、秋二季花将开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老茎,阴干。药材性状:气香特异,味微苦,以质嫩、色绿、气清香者为佳。鲜用或切段生用。
地骨皮。。。为茄科落叶灌木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L.的根皮。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初春或秋后采挖。剥取根皮,晒干。药材性状:气微,味微甘而后苦,以快大、肉厚、色黄者为佳。切段,生用。
常山。。。倪海厦老师认为常山就是281蜀漆但也有人认为常山就是神农本草经里的恒山【本经原文】味辛,平,有毒。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症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鬼疰。生川谷。又名常山。 二百八十一,我们叫做“蜀漆”,这个油漆的漆啊,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主产于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切厚片。药材性状:气微,味微甜后苦涩。以根平直粗壮均匀、体实、粉性大者为佳。生用。
小茴香。。。小茴香(《药性论》)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成熟果实。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主产于山西、甘肃、辽宁、内蒙古等地。多为栽培。秋季果实初熟时采收。以粒大、饱满、色黄绿、香气浓郁者为佳。晒干,生用。
蒲黄。。。61、蒲黄本经原文】味甘平,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久服轻身,益气力延年神仙。
穿山甲。。。一、关于痈疽已溃是否忌服穿山甲的讨论 《本草经疏》谓本品“痈疽已溃不宜服,痘疮元气不足不能起发者,不宜服。”现代《中药大辞典》亦认为“气血不足、痈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