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艾汤。汉。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胶艾汤方(孕期见红+桑寄生) [原文] 地黄六两 芎䓖 二两 阿胶二两 艾叶三两 当归三两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 [用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煮六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芎䓖即川芎。
胶艾汤方(孕期见红+桑寄生)
[原文]
地黄六两 芎䓖 二两 阿胶二两 艾叶三两 当归三两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
[用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煮六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芎䓖即川芎。
【方证指要]
以有腹痛下血,阴虚,无实热者为主证。凡一切妊娠杂证,四肢无力,腹满,无实热证者,均可应用之。
【凭证用方】
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流产前兆,产后出血,血尿,外伤后内出血,紫斑病,诸贫血(《诊疗要览》)。此外,妊娠卒下血,胎动不安,及男女吐血、下血,腰腹痛及诸种出血等(《临床适用方》)。
【诸家经验]
《要诀》腹部常软弱无力,且于下腹部有知觉钝麻及烦热(四肢尤甚)之状也,正按而不痛,斜按而痛者,即本方之腹证。《腹证奇览》小腹有物,按之痛者,秋 即此方证也。猪苓汤证,极似本方证,故当以外证别之。求真氏云:本方治下血有腹痛,无论矣。即不下血而有腹证时,亦能主治腹痛,不可偏执。《神效方》多纪茞庭氏曰:治子宫出血,屡得奇效。《名家方选》芎归汤,倍云母用,名云母汤。喜多氏按,凡难产,露手足而不出,既破水而未娩,引二三日者;或双胎一娩,一未娩之类,先须用此方,实催生之良剂也。
《圣济》于本方加人参,不用清酒,名当归汤,治妊娠因惊,胎动不安。又,于本方去芍药,加赤石脂、龙骨、黄芪、干姜,不用酒,名阿胶散,治胎动、腹肋痛、下血等证。又,于本方去芍药,加人参、黄芩、吴萸、生姜,不用清酒,名人参汤,治妊娠卒下血、小腹痛等证。《圣惠》于本方,去阿胶,加干姜,名当归散,治产后下利,腹中疗痛。《千金翼》于本方去阿胶、艾叶,加桂枝,名当归汤,治产后血留下焦不去。《医心方》引《产经》于本方去川芎,加生姜、橘皮,名当归汤,治妊身腰痛,汗出,逆冷,气上,肢强,饮食不下等证。《兰室秘藏》于本方去甘草,加丁香,名丁香胶艾汤,治崩漏不止,自觉脐下如水,白带白滑之物多,间有如屋漏水或鲜血证。《卫生家宝》于本方加丁香末四分,名丁香胶艾汤,治崩漏不止。
《外台》引《千金翼》胶艾汤,于本方加干姜,主男子伤绝,或从高坠下伤五脏,微者呕血,甚者吐血,及金疮经内绝。又云:此方正主妇人产后崩中,伤下血,多虚喘欲死,腹痛,血不止者,良。《外台》安胎当归汤,即本方加人参、大枣,治妊娠五月,举动惊愕、动胎不安、下在小腹、痛引腰胳、小便疼下血。又,胶艾汤即本方,治妊娠损伤、腰腹痛欲死,及胎奔上抢心短气。又引《救急》治产后下利赤白,腹中绞痛,于本方去川芎一味,无方名。
[相关条文]
【16.4】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续下血都不绝者;假令妊娠腹中痛者,此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汉方应用】痔疮出血。
妊娠,根据《说文解字》,“妊,孕也”,就是怀孕;“娠,女妊身动也”,女子怀孕了,身体内有胎儿在动。“妊娠”这两个字,就是指怀孕。妇人妊娠,...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妊娠,根据《说文解字》,“妊,孕也”,就是怀孕;“娠,女妊身动也”,女子怀孕了,身体内有胎儿在动。“妊娠”这两个字,就是指怀孕。妇人妊娠,
一物瓜蒂汤方。汉。仲景之伤暑。此太阳病解肌和荣卫之主方。所谓解肌,亦属于辛温发汗范围内的一种方法。不过这种发汗是在有汗时进行的,所以不叫作发汗而叫作解肌。从“和荣卫”三字体会,说明这种方法有时候不完全以出汗为目的。
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汉。仲景之温病。 [原文]大黄四两 黄芩三两 地黄四两 牡丹皮三两
栀子汤。汉。仲景之温病。[原文]栀子十六枚(擘) 黄芩三两 半夏半斤 甘草二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去滓,纳三味,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栀子连翘甘草栝蒌汤。。仲景之伤燥。[原文]栀子十四枚(擘) 连翘二两 甘草二两 栝蒌根四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汉。少阳病。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汤方(宋版称之为四逆散,可用来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肝脓疡)
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仲景之伤风。 [原文]桔梗三两 甘草二两 枳实四枚 芍药三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