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出自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相关的经方为《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下利,脉数而渴者”​,下利,脉又数又渴,说明里头有热,那么这个怎么说“今自愈”呢?这一段的意思,与上面说的意思不一样了。这段说明这个人平时不戒慎饮食,内里头有宿食、有热,那么常常因为下利,热随着下利而解,这也是常有的。也就是说,平时不戒慎饮食,里头蕴热,现在下利。这个下利不是痢疾,就指着现腹泻。他一下利,寻常积累的积热(就排出去了,所现的腹泻常常)有好的。这我们在临床上常见。“设不瘥”​,他这个腹泻假设不好,那要变痢疾,​“必圊脓血”啊,那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热不去的缘故,没有因为下利而热随之去,还是有热。
这种病在临床很多见,先腹泻,后变痢疾。那么有的人腹泻两天就好了,没有变痢疾,这就是“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这种热由下利而解了。这是指热利,阴寒下利就没有(今自愈)这个事。所以这一段的解释大家要注意,与上面那段不一样。假设要是不解,正因为有热,一定要变痢疾的,必圊脓血。这种类型的病在临床常常看见的,有的时候是先腹泻,过两天变成痢疾了,患者他自己有时候会说:​“我先是腹泻,大夫没有给我治好,我吃了几副药反倒变成痢疾了。​”其实不是这回事儿,是里头的热挺厉害,不能够因为下利就解除,一定要圊脓血。
倪海厦:
『下利,脉数而渴』,刚刚讲过,下利会让津液耗损很多,此时如 果有口渴就代表胃阳恢复了,所以病人会自愈。如果没有自己好起来, 就是肠胃里面仍有热,所以渴了水以后没有自愈,此时大便就会带脓 血出来,会由寒利转成热利,『以有热故也。』
连建伟:
本条也是在讲虚寒性的下利,如果也跟上面两条一样,有脉数,口渴,说明体内阳气在恢复,其病有向愈之势。如果病不肯好,必然会大便有脓血。为什,么呢?“以有热故也”,就是阳热不能太过,如果稍微一点热,少火生气,阳气则旺。如果阳复太过,就变成了壮火,也就是变成了邪热,邪热损伤阴络,导致大便有脓血。本条是说阳气恢复是好事,但是要恰到好处,要和煦,不能太过,如果阳气太甚,就变成了壮火、邪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本篇是讲呕、吐、哕、下利这些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所谓“呕”,是有物有声的,既有声音,又会吐出东西来,称为“呕”​。这个“呕”,是吐逆之...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