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王彦权老师在《卫生室的经方故事》里的两个医案:半夏泻心汤治疗头皮屑,当时王老师用半夏泻心汤主要是治疗病人的胃脘满闷,无意中发现把病人的头皮屑也治好了,当时有些不解,最近读成都名医田八味先生弟子曾荣修先生的医案,才发现曾先生常用甘草泻心汤治疗皮肤病,曾先生说“余治皮肤病,但见心烦不得安,余症或见或不见,俱以甘草泻心治之,经云:“诸疮痛痒皆属于心。心者指胃腑而言,胃不和则火邪上逆而为烦,病邪随脾胃生化输布的作用,随经脉达于肌凑皮毛,即病之由来也。”实为让人开悟之语。
杨某,男,29岁,李村人。胃脘满闷3年,头皮屑多于2018年12月21日来诊。舌红,薄,脉弦。
处方:半夏18g,黄连3g,黄苓10g,干姜10g,党参15g,甘草15g,山楂15g,鸡内金15g,大枣5枚。7剂,每日1剂,煎2次。
12月30日复诊:患者反映不仅胃脘满闷明显好转,头皮屑也消失了。
无独有偶,后又遇到另一个患者反馈说 :“吃你开的胃药,胃舒服的同时,20 年之久的头皮屑也消失了。”一翻病案,还是半夏泻心加减。我心想,这并非巧合,头皮屑消失,可能因半夏泻心汤泻胃火,畅达中焦,浊气降,清气升,头皮屑无以化生之故。
再看几则,曾荣修先生的典型医案:
一、下阴部湿疹
1982 年 2 月 27 日,阴部湿疹月余奇痒,影向睡眠,治疗无效来诊。脉弦细,苔白。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苍术10g 黄栢10g 银花10g 玄参12g 土苓12g。二付。
1982 年 3 月 1 日,好转多半,原方二付。
1982 年 3 月 11 日,带孩子来诊病,告知:阴部湿疹痊愈。
二、肠胃型荨麻疹
1975 年 9 月 12 日,两天突然胃痛,继则全身发癍身痒,烦燥经华大打针服药不效,卧床不起,应邀出诊。脉弦细,苔白。
【辨症】胃虚不和气机阻滞故痛,湿热之邪随经络达表故发癍。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吴茱萸6g 银花10g 玄参12g 土苓12g。二付。
1975 年 9 月 15 日,胃痛大减,身痒心烦基本愈,癍色由红转暗,已下床活动,原方再服二付。病员赞扬中药神效,告知:两年前在渡口市同患此病时,西医诊断为肠胃型荨麻诊,住院治疗月余方效。
1981 年 7 月 5、掌心湿疹如顽癣,奇痒烦心,脉弦细,苔白。
【辨症】胃虚不和湿热结于心下蕴毒,随经脉达于四肢。
【方药】甘草泻心汤加桃仁10g 红花10g 土蟞10g 银花10g 玄参12g 土苓10g。二付。
学习思考:王彦权老师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头皮屑,曾先生用甘草泻心汤治疗上述各案之皮肤病及治疗芥疮用甘草泻心汤加桃仁、红花,也治有多例。顽癣多年不愈之病,同样用甘草泻心汤用抵荡汤能彻底治愈,以上各类病案,病表皮,根源都在脾胃,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脾又为母子关系,脾胃又是表里关系,因此皮肉之病,又必从脾胃治之。王彦权老师和曾荣修先生的经验难能可贵,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