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温毒敷水仙膏后,皮间有小黄疮如黍米者,不可再敷水仙膏,过敷则痛甚而烂,三黄二香散主之。。。温病条辨上焦篇之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三黄二香散方(苦辛芳香法) 黄连一两 黄柏一两 生大黄一两 乳香五钱 没药五钱 上为极末,初用细茶汁调敷,干则易之,继则用香油调敷。
〔讲解〕
此两条是讲温毒的外治法。
原文提出两个方剂,一是水仙膏,二是三黄二香散。这两个外敷的方剂,不仅治温毒耳前后肿,一切皮肤疮疡均可使用,所以原文明确指出,“并主一切痈疮”。
【胡希恕按】
此方消炎镇痛,用为疮疡外治,可从。三黄二香散的研究:三黄消炎以散肿,二香行瘀以定痛。阳性痈疮已开口者,用作外敷甚良。
温病条辨上焦篇之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吴鞠通论温病,提出以三焦分证,来划分温病的证候群。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作为温病学说的辨证纲领。
仲景之温病的条辩:相关经方《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