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出自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相关的经方为《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这就解释上面“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就解释这个。“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气就属于津液,指的精气说的。精气,附和着营卫而说的。我们吃了东西,血管吸收进来营养,拿现在话说就是食物的营养成分。吸收的营养,古人管它叫作什么呢?叫精气,最养人的至真之品,所以叫作精气。那么,精气在血管里头,古人叫作血,其色赤者为血。血的这种精气的作用,叫作营。出了血管外,就叫作气,气的作用叫作卫。这就是营卫气血的道理。这段就说的这个。由于发汗太过,阳气虚,所以,脉应之微。微者无气,无气则精气虚,血液也虚。所以,先是营气虚,营气虚血液不足。血不足,胸中血少,所以胸中冷。血的作用是血不到四肢则手脚就凉,胸中血少,当然胸中也冷。这就是解释“阳微膈气虚”的道理。随便有这么一节。当然,胸中冷、胃寒,也要吐啊。
倪海厦:
这里开始是一系列的血虚辨症法。首先是如果摸到『寸口脉微』 寸口为胸阳之脉,就是上焦,正常时应该比较洪,结果却摸到脉微, 『无气』的脉。『无气则荣虚』就代表血虚掉。荣虚则血不足』这个 人血不够,『血不足则胸中冷。』因为胸是诸阳之会的地方,我们所有 的食物营养到了肺以后,而肺主白色,所以食物营养从脾脏的黄色, 进入肺以后营养就变成白色。胸中阳气是很热的,因为心脏在其中, 阳热将白色营养加热后,就成为红色,于是化生成血,所以血是红色 的,但是如果我们舔一舔血,会有一点苦苦的味道,因为热而导致如 此,中医认为肺白和血是同源,就是因为有胸阳。现在讲的是胸阳不足就没有办法化生成血,于是造成血不够,中医的生血过程解释跟西 医说的生血过程不一样。西医说督脉在制造血小板,脾脏在制造什么 白血球等等,讲了一大堆。结果还是有很多有关贫血的问题他们没有 办法解决,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源头和脏腑之间相互的关系。西医讲的 理论只是我们中医说的生化过程里面其中的一个部分而已。
连建伟:
“寸口脉微而数”,这个数并不是真正有热,而是客热。客热就是假热、虚热。主要关键是在这个“微”字上,“微而数”就是阳气不足。这种数是一种虚热,阳气虚弱的一种发热,所以“微则无气”​。脉微说明气不足,也就是气虚了。​“无气则营虚”,气虚就会营虚,因为营要靠气的供养,而无气就会产生营虚。营虚就是血不足。本来气虚,再加上营虚,气血两虚,所以产生了胸中的寒冷。本条叙述了反胃往往就是气血俱虚。本条是连着上一条而来的。上一条讲的是反胃,所以这一条也是论述反胃的。反胃往往是气血俱虚,当然首先是胃气虚,胃气虚后也就营血不足了。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本篇是讲呕、吐、哕、下利这些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所谓“呕”,是有物有声的,既有声音,又会吐出东西来,称为“呕”​。这个“呕”,是吐逆之...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