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出自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相关的经方为《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下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宜服四逆辈”​,咱们讲太阴篇里头讲过了。所以下利,我们首先要看这个人渴不渴,就是口舌干不干。如果渴,这是热;不渴就是寒,就是太阴病的下利。这个有“渴”​,是个热利,可虽然是个热利,但是微热而脉弱,这个热不厉害,只有微热,而且脉也弱,说明邪已衰,这个热没大问题的。​“今自愈”​,下利快好了。这都是指热利说的。要是热利,​(而见)脉微弱,这都是好现象。虽然他渴,还是有热,但所反映的脉证,都是邪气衰的反映,所以病就要好了。
倪海厦: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一个人一直在下利,照 理说下利太多会把阳里面的津液都散失掉,应该会渴,如果不渴,就 代表里寒很盛,如果有渴,代表胃热回来了。胃的热气回来时,病人 一定会想喝水。所以我常常问病人:「你渴不渴?」渴就不用怕,不 会死的,不渴就麻烦了。
连建伟: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这种下利是虚寒性的,虚寒性的下利如果见到了微热、口渴,表明阳气在恢复,因为虚寒性的下利应是畏寒、口不渴的,现在它有微热、口渴,表明阳气来复;脉弱,说明正衰邪气也衰。阳气在来复,邪气在衰退,说明这个病有向痊愈方向转化的趋势。所以本条讲的是虚寒性的下利,它的病情正在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脉证。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本篇是讲呕、吐、哕、下利这些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所谓“呕”,是有物有声的,既有声音,又会吐出东西来,称为“呕”​。这个“呕”,是吐逆之...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