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

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这一段(脉反滑)与上面那一段(脉迟而滑)就差一个迟,脉也滑。​“下利”​,脉不应该滑,​“反滑者”是里头实。​“当有所去,下乃愈”​,一攻就好,​“宜大承气汤”​。为什么不说急下呢?它只是脉滑,还没到脉迟的程度,脉迟说明正有欲虚的表现,那你再给延误,就不行了。那个(脉迟而滑,急下之)实得比这个(脉反滑)厉害,里头这个实已经阻碍气机了,所以脉也不那么流畅了,这得急下。底下这段(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虽然滑,但是没有那种情况,也得下,但不是那么急。
所以张仲景的辨证是极有分寸的。旁人在这里头搞(整理编撰仲景遗著)​,搁的东西都那样(所增与附方值得我们高度警惕,恐非仲景之意)​,你看头一章脏腑经络先后病,那个文章与他(张仲景)这个不一样,就是论脉论证也不一样,所以那一看就知道不是他(张仲景)的。五脏风寒积聚篇里头也有很多不是他的东西。所以这个书经过王叔和收集、整理一番,大概后来又散失了,它不像《伤寒论》那样比较完整一些。这里后人附的东西也不少。这几段说得相当好。
倪海厦:
这就是有宿食停在身体里面,大承气汤证一定有腹痛、拒按的现 象。如果病人是缓痛,就是一阵阵隐隐作痛感,按到时很舒服,像这 种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附子汤证、理中汤证、四逆汤证等。如果痛的 很厉害又拒按,这种都是承气汤证,必须攻下病才会好。
连建伟:
下利,脉反而是滑的,脉滑属实,饮食不消,所以“当有所去”,应该要去除这种实积;“下乃愈”,只有通过攻下才能治愈;“宜大承气汤”,还是要用大承气汤来治疗。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本篇是讲呕、吐、哕、下利这些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所谓“呕”,是有物有声的,既有声音,又会吐出东西来,称为“呕”​。这个“呕”,是吐逆之...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