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讲条辩(胡希恕胡老为主)
胡希恕:
还有,从脉上来看。“脉迟”,在《伤寒论》里也有这么一段。脉迟,本来是个不及的脉,是为虚为寒,上边不是有“脉沉而迟”(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吗?“脉沉而滑者”,脉迟与滑同时见,这个“迟”说明正是实,实到相当程度,它阻碍气机,脉不流畅,不那么快了,迟而滑,这是实。不可轻视,利不是要止的样子,“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倪海厦: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这个是由脉诊来得知虚实。当病人 下利时如果出现迟脉,但是很实很滑,脉滑是上下流动样,流得很快 就是滑脉,代表里实还很盛,就是大承气汤的脉证,重按下去脉跳得 更强就叫做里实盛。里虚就是重按脉后脉就没了,大承气汤证因为有 大便堵在里面,自然按压下去脉就跳得更紧,越压反弹力就越强,这 就是里面有实。里面没有东西就是虚,里虚的时候按脉时摸不到脉, 有时按到骨边都摸不到脉。里实很盛的时候如果『利未欲止,急下之, 宜大承气汤。』所以遇到热实下利时,我们还是要用大承气汤。
连建伟:
这个病也是下利。“脉迟而滑”,脉迟,说明有实结阻滞了气机,所以脉来得比较迟;但是脉滑主宿食停留,也就是谷饪之邪,《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十三条中就提到了谷饪之邪。由于宿食停留阻滞了气机,可以见到脉迟,脉迟一般主寒,但也有气血的不通可以见到脉迟,所以仲景认为“实也”,凭脉象是个实证。仲景又说“利未欲止”,这个利啊,千万不要去止,有实积在里,是个实证,所以要通因通用,要“急下之”,要马上用攻下的方法,用大承气汤来治疗。以上这两条都是“急下之”,要用大承气汤治疗,都是通因通用法。有的病人脉象没什么变化,如平人,有的病人出现了迟而滑的脉。像这个脉迟,一般人不一定辨得清,它是由于宿食阻碍了气机,但除了脉象,还会有其他实的症状,比如说按之心下坚,比如说舌苔黄燥,这个利就不能止,还是要急下,通因通用把实积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