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汉。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现在出现这个下利这个条辨,下利呢,肺痛,紫参汤,过去的经方家,尤其像曹颖甫他们,这种症呢,它说紫参呢,紫参就是桔梗,桔梗在肺阴篇里面是排脓,排脓汤,排脓呢,专门排肺里面的脓疡,主要的症状,病人咳嗽,吐出来的白沫,白色的泡沫,痰是白色的,我们知道这个人有肺癌,那用桔梗。那临症上面来看的时候,这个桔梗是吐脓效果很好。真的要治疗肺癌的时候,还需要要加把劲,光用桔梗甘草没有用,真正最好是紫参。我上次跟大家介绍过紫参,没有了。那外面看到的是紫根,紫草。
紫参呢,按照神农本草经的记载,上面的是珍珠菜,是一种叶菜类的珍珠菜,珍珠菜的根是紫黑色的,紫黑色的,这是真正的紫根,现在没有卖,因为没有这个药了,那如果是有这个紫参的话,两味药,紫参,甘草,那这个怎么剂量多少,甘草是3,这一个是6,我们很多都有处方,桂枝干草汤,大黄甘草汤,茯苓甘草汤,半夏甘草汤,很多处方,你在使用的时候都是2比1,2比1甘草的比例,哦,当单味药在用的时候,会用到甘草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胃里面有腐坏的食物,甘草呢来把这个腐坏的食物分解掉,造成病人本来有病了,同时肠胃里面又有坏死的食物的时候,会造成肠胃的负担,所以我们在治病的同时呢,把肠胃的毒素分解掉,这样的话,病人就可以来全心全意的来,药可以全心全意的来治疗这个病。
我们看到现在,从伤寒论一直讲到金匮讲到现在,诸位有个观念,甘草甘草甘草,诸位去想一件事情,经方里面讲的是什么?讲的是真正人的免疫系统,你的抵抗力是来自肠胃。所以说,我们在治,桂技汤,麻黄汤,葛根汤,葛芩连汤,葛根黄苓黄连甘草,哦,都有甘草在里面,为什么?就是因为要把胃气固到,所以说我们一直认为说:只要一个人的胃气有,他就不会死。这是第一个原则,第二个,我们在治病的时候,把肠胃里面已经存在的宿食呢分解掉,这个宿食的毒素,因为你生病了,你消化就不会很好,那如果有甘草在里面的话,这个毒素不会造成病人的负担,所以其它的药可以全心全意地去治病。所以说甘草就是那么好用。这个观念一定要有。
连建伟:
对于本条,历代医家争议很大,没有统一的说法,我把我的学习见解跟大家交流一下。本条条文很简单,就四个字:“下利肺痛。”什么叫肺痛?历代的注家解释不出来。程林在《金匮要略直解》中说:“肺痛未详,或云肺痛当是腹一痛。”《医宗金鉴》说:“此文脱简,不释。”就是说这里有文字脱落,不解释。《医宗金鉴》是清干隆年间太医院的御医吴谦等人编著的。我们浙江有位老先生,就是浙江中医学院的老院长何任教授,他对《金匮要略》很有研究,他今年已经85岁了,抗日战争以前他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后来一直搞医学,搞教学,后来到浙江中医学院当院长。何老说:这条肺痛我考虑应该是腹痛,正因为腹痛,才可以用紫参汤治疗。因为《本经》有记载:紫参“味苦辛寒,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本草纲目》十二卷中记载:紫参又叫王孙,又叫牡蒙,根干紫黑色,肉带红白色,状如小紫草。这是何老先生的见解。日本白水栋写了一本《金匮要略衬注》,他说:“此条难解,‘肺’疑‘肠’字之误。”因为都是月字旁,可能是刻印导致的错误。他查了古代的本草书,认为紫参能治血痢,又消肠胃之热。所以我认为本条作“下利腹痛”比较妥当,紫参清肠胃热,能止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所以应该可以用来治疗下利腹痛。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本篇是讲呕、吐、哕、下利这些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所谓“呕”,是有物有声的,既有声音,又会吐出东西来,称为“呕”。这个“呕”,是吐逆之
仲景之温病的条辩:相关经方《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
仲景之湿病的条辩:相关经方《桂枝汤,麻黄汤,桂枝麻黄各半汤》
仲景之寒病的条辩:相关经方《理中汤,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
太阳病的条辩:相关经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