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蛇床子散方(治疗女子阴痒外用) [原文] 蛇床子一两 [用法] 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合相得,如枣大,绵裹纳阴中,自温。
()
红蓝花酒方(痛经) [原文] 红蓝花一两 [用法] 上一味,以酒一斗,煎减半,去滓,分温再服。
()
矾石丸方(治白带过多外用药) [原文] 矾石三分(烧) 杏仁一分 [用法] 上二味,末之,炼蜜为丸,枣核大,纳脏中,剧者再纳之。
()
大黄甘遂阿胶汤方(盆腔蜂巢组织炎,体壮者用此方;体弱者用桃核承气汤+猪苓汤) [原文] 大黄四两 甘遂二两 阿胶二两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二味,取一升,去滓,纳胶烊消,温顿服之。
()
王瓜根散方(血足不孕症、隔月例假者;输卵管堵塞) [原文] 王瓜根三分 芍药三分 桂枝三分 䗪虫三枚 [用法]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注】宋本王瓜根为土瓜根。
()
温经汤方(此方可治子宫内膜异位;不孕症+半夏麦门冬;血虚、体寒不孕症求子方;月经来时服药,月经结束停药,以后各月照此服用。石应轩注:治不孕症在月经期间一定不能停药!) [原文] 吴茱萸三两 当归二两 川芎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 牡丹皮二两 甘草二两 生姜二两 [用法] 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日三服,每服一升,温饮之。 【注】宋本有半夏半升、麦门冬(去心)一升。
()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汤方(梅核气;声带息肉;甲状腺结节、瘿瘤+黄药子昆布夏枯草桃仁) [原文] 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苏叶二两 [用法]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分温四服,日三服,夜一服,苦痛者,去苏叶,加桔梗二两 。 【注】宋本名“半夏厚朴汤”。
()
​​​​​​​以小建中汤为主,加入当归,即当归建中汤,既补中虚又补血气。小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三两(炙) 大枣十二枚 芍药六两 生姜二两 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
黄芩一两 苦参二两 干地黄四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多吐下虫。 三物黄芩汤方: 黄芩、苦参各二两,干地黄四两 上三味,釜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日二,多吐下虫。
()
白头翁加阿胶甘草汤方 [原文] 白头翁二两 甘草二两 阿胶二两 黄连三两 黄柏三两 秦皮三两 [用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胶烊消,分温三服。 [相关条文] 【11.92】下利,其人虚极者,白头翁加阿胶甘草汤主之。
()
竹皮大丸方 [原文] 竹茹二分 石膏二分 桂枝一分 甘草七分 白薇一分 [用法] 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如弹子大,饮服一丸,日三服,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 【注】宋本有“烦喘者加柏实一分”。
()
竹叶汤方(金匮方中有防风炮附子桂枝) [原文] 竹叶一把 葛根三两 桔梗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 生姜五两 大枣十五枚(擘)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宋本多防风、桂枝、附子三味。
()
枳实芍药散方 [原文] 枳实 芍药等分 [用法]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麦粥和下之。
()
乌鸡白凤丸源于明朝《普济方》​,后来《寿世保元》对其进行了改进,将处方称为“乌鸡丸”​,之后又变成了乌鸡白凤丸。该药方是由乌鸡、人参、白芍、丹参、香附(醋制)​、当归、牡蛎(煅)​、鹿角、桑螵蛸、甘草、熟地黄、青蒿、天冬、黄芪、生地黄、川芎、银柴胡、芡实(炒)​、山药、蜂蜜组成。方中黄芪、人参用来补气;鹿角可补肝肾;桑螵蛸收补肾阳;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这四味药用来补血养血;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
()
生潞党二两当归三两牛膝四两   右三味,浓煎顿服,食顷即产,盖取其气血两补,并利用牛膝之坠胎也。气分充满者,去党参加牛膝一两。
()
白术散方(孕6个月以后养胎儿) [原文] 白术 芎䓖 蜀椒(去目汗) 牡蛎各等分 [用法]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三服,夜一服。 [相关条文] 【16.10】妊娠,身有寒湿,或腹痛,或心烦,心痛,不能饮食,其胎跃跃动者,宜养之,白术散主之。
()
当归散方(孕3-5个月养孕妇) [原文] 当归一斤 黄芩一斤 芍药一斤 芎䓖一斤 白术半斤 [用法] 上五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再服。
()
散方(孕期全身或下肢水肿) [原文] 葵子一斤 茯苓三两 [用法] 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胎儿挤压膀胱导致孕妇小便尿不出来) [原文] 当归四两 贝母四两 苦参四两 [用法] 上三味,末之,炼蜜为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孕吐严重) [原文] 干姜一两 人参一两 半夏二两 [用法] 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日三服,饮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