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子仁。。。九十七、柏实 【本经原文】味甘平,主惊悸,安五脏,益气除湿痹,久服令人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今名柏子仁。 为柏科植物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L.) Franco的成熟种仁。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冬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晒干,压碎种皮,去净外壳杂质,取净柏子仁。气微香,味淡而有油腻感。以粒饱满、黄白色、油性大而不泛油、无皮壳杂质者为佳。生用或炒用,亦可制成柏子仁霜用。
茯神。。。《本经》: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阐述:气味甘平,松为长青不老之物,得地之气而结苓,吸日月之精华而成,有利水之能,化气之功。
龙齿。。。龙齿与龙骨来源相同,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牙齿化石。
朱砂。。。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主产于湖南、贵州、四川等地。以湖南古辰州所辖区域出产质量最好,奉为道地药材。本品随时可采。劈开辰砂矿石,取出岩石中夹杂的少数朱砂,用浮选法将凿碎的矿石用水淘去杂质和泥沙,再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即得朱砂。将朱砂劈成片、块状。水飞法研极细,生用。气味皆无。以色鲜红、有光泽、不染手、体重、质脆者为佳。
白芥子。。。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白芥Sinapi alba L.的种子。主产于安徽、河南、山东、四川等地。多为栽培。夏秋间果实成熟时采收。以个大、饱满、色白、纯净者为佳。采取种子晒干,生用或炒用。
十一味。。。
胶饴。。。饧(《方言》),胶饴(陶弘景),饧糖(孟诜),软糖(《蜀本草》),麦芽糖 为高粱、米、大麦、小麦、粟或玉米等含淀粉的粮食发酵糖化制成的食品。全国各地均产。通常以糯米或粳米磨成粉,煮熟,加入麦芽,搅合均匀,微火煎熬而成。饴糖有软、硬之分,软者称胶饴,硬者习称白饴糖,入药以软饴为主。软饴以黄褐色浓稠液体、黏性很大、味甘者为佳。
甘李根白皮。。。十七、甘李根白皮 第17,李根白皮,这李树的根,过去呢,东南角,东南角的李树根,因为它是东南方嘛,那是巽卦属于风位,那味咸性大寒,解热的药,治消渴,这个李根白皮呢,主治消渴,现在来说呢,一
苇茎。。。1986版江苏新医学院编的《中药大辞典》上是以芦茎的名称出现的,异名苇茎(《千金方》),嫩芦梗(《现代实用中药》)。芦茎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茎。清˙张璐《本草逢源》:“苇茎中空,专于利窍,善治肺痈,吐脓血臭痰。”
瓜瓣。。。 白瓜子(冬瓜子、冬瓜仁)【本经原文】味甘平,主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 还有一种说法,瓜瓣,一般现在都用冬瓜子。实际上古代的书里说的是甜瓜子,甜瓜子是香瓜,但现在一般药房里都用冬瓜子。清代也有用丝瓜子的,因为丝瓜子也能清热化痰,而冬瓜子也能清热化痰,作用差不多。
紫苏叶。。。紫苏叶 赤苏叶、香苏叶、红苏叶、桂苏叶、苏叶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的叶。主产江苏、浙江、河北等省,多为栽培。夏、秋季采收,阴干。药材性状:气清香,味微辛。以叶多而片大、色紫、不碎或茎枝外皮色紫棕,有香气者为佳。切成小段,生用。
紫参。。。 一八四、紫参 【本经原文】味苦,寒,无毒。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 一百八十四,紫参。张仲景有选用紫参,这个紫参呢,本经原文是治心腹积聚,寒热邪痛。你说这个老师很多都是
泽漆。。。 二八八、泽漆 【本经原文】味苦,微寒,无毒。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生川泽。 泽漆 (猫眼草) 再来呢,288,泽漆,经方里面呢有泽漆汤,我们要用到泽漆,那泽
皂荚。。。 三一五、皂荚 【本经原文】味辛,咸,温,有小毒。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利九窍,杀精物。生川谷。 皂荚这个皂荚,你们看一下,台湾药房里面可能都没有。我从美国把它带回来
射干。。。二七八、射干 【本经原文】一名乌扇,一名乌蒲。味苦,平,有毒。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生川谷田野。 为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根茎。主产于河南、湖北、江苏等地。春初或秋末采挖,洗净泥土,除去残茎及细根,晒干。药材性状:气微,味苦、微辛,以质硬,断面黄色,颗粒性为佳。生用。
紫菀。。。青菀、紫葥、返魂草根、夜牵牛、紫菀茸、关公须 为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的根及根茎。主产于河北、安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杂质、残茎,洗净,稍润,切成小断,晒干。以根长、色紫红、质柔韧者为佳。其炮制品名称有炙紫菀。
款冬花。。。一九五、款冬花 【本经原文】一名颗东。一名虎须。一名菟奚。味辛,温,无毒。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生山谷及水傍,一名橐吾。 195 叫做,款冬花。当你处方的
蔻仁。。。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或爪哇白豆蔻A.compactum Soland.ex Maton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泰国、柬埔寨、越南,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亦有栽培;其中爪哇白豆蔻主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我国海南亦有栽培,习称“印尼白蔻”。秋季果实由绿色转成黄绿色时采收,除去果柄晒干或烘干。药材性状:白豆蔻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印尼白豆蔻气味较弱。均以个大、粒实、果壳完整、气味浓厚者为佳。打碎生用。
淡竹叶。。。二○六、竹叶【本经原文】味苦,平,无毒。治咳逆上气,溢筋急,恶疡,杀小虫。根,作汤,益气,止渴,补虚,下气。汁,治风痉。实,通神明,轻身,益气。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茎叶。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安徽、江西等地。均为野生。夏季未抽花穗前采割。晒干,切段,生用。药材性状:以色青绿、叶大、梗少、无根及花穗者为佳。
通草。。。一六四、通草 【本经原文】味辛,平,无毒。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一名附支。又名白通草。 164味药,我们叫做通草,我们又有个名字叫白通草,因为
玄参。。。 一六八玄参 【本经原文】味苦,微寒,无毒。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目明。一名重台。又名黑参,元参。 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 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根。主产于长江流域各省,以浙江产量大,且质量优。多为栽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根茎、子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反复数次至干燥。药材性状:气特异似焦糖,味甘、微苦。以条粗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为佳。其炮制名有:玄参、盐玄参。
川贝母。。。一七二、贝母 【本经原文】味辛,平,无毒。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一名空草。
红参。。。 人参为五加科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系珍贵药材。由于价格昂贵,所以伪品较多,品种较为混乱。详见人参
鹿茸。。。二二三、鹿茸 【本经原文】味甘,温,无毒。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生齿,不老。角,温,无毒。治恶疮,痈肿,逐邪恶气,留血在阴中。
西红花。。。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主产于河南、湖北、四川、云南、浙江等地。均为栽培。夏季开花,当花色由黄变红时采摘,阴干或微火烘干。药材性状:气微香,味微苦。均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