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家 经方 本草 首拼 医话|讲稿 条辩 中成药 病类 典籍 经典时方 方症 自我诊断 经方问答 公众号文
伤寒践行录(张志刚)

伤寒践行录(张志刚)

张志刚中医师,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自幼研读中医经典著作,遵从中医理论,临床水平颇高,特别是对张仲景之学体会更为深刻,曾著有《伤寒三字经》一书,已由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可见他学习中医名著之精深。

他是陕西省中医药学会会员,并被聘为《陕西中医药研究》杂志编委,参与撰写《当代医家论经方》一书,还担任“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编委,参与了该书的编辑工作,还曾在《陕西中医》、《陕西中医学院学报》、《河南中医》等医学杂志发表有影响的论文多篇。

伤寒践行录(张志刚)全文阅读
刘序
自序
上篇 伤寒践行录
伤寒六经病 一、太阳病
1.太阳病气喘
2.太阳病身烦痛
3.太阳病溢饮
4.太阳病头痛
5.太阳病肺胀
6.太阳病咳喘
7.太阳病肩背痛
8.太阳病头痛
9.太阳病头昏
10.太阳病腹痛
11.太阳病漏汗
12.太阳病柔痉
13.太阳病咳嗽气喘
14.太阳病小便不利
15.太阳病寒湿
16.太阳病痈毒
17.太阳病发颐
二、阳明病
1.阳明病发热呕恶
2.阳明病发热
3.阳明病小便不利
3.阳明病小便不利
4.阳明病高热
5.阳明病腹痛发热
6.阳明病脾约
7.阳明病不大便
8.阳明病呕吐
9.阳明、太阳合病面瘫
三、少阳病
1.少阳病头痛
2.少阳病不欲食
3.少阳病腹痛
4.少阳病心悸
5.少阳病大便难
6.少阳病喉痹
7.少阳病心下痞
8.少阳病咳喘
9.少阳病咳嗽
10.少阳病阳证似阴
11.少阳病四肢厥逆
12.少阳病头昏头痛
13.少阳病右胁痛
四、太阴病
1.太阴病痞证
2.太阴病低烧腹痛
3.太阴病腹满不食
4.太阴病咳嗽
5.太阴病腹泻
6.太阴病多汗症
7.太阴病呃逆不食
8.太阴病胃痛腹泻
9.太阴病胃脘痛
10.太阴病脱发
11.太阴病头昏腿痛
12.太阴病腹痛
五、少阴病
1.少阴、太阳合病头痛
2.少阴、太阳合病咳喘
3.少阴病喉痹
4.少阴病淋证
5.少阴病肌肤间结节
6.少阴病心悸
7.少阴病头昏、失眠
8.少阴病面浮足肿
9.少阴病头晕
10.少阴病头痛
11.少阴病头痛腰疼
12.少阴病肿胀咳嗽
13.少阴病气喘
14.少阴病腰痛
15.少阴病腿痛
16.少阴病腹泻
17.少阴病烦躁
18.少阴病中风头晕
19.少阴病臌胀
20.少阴病厥脱证
21.少阴病癫狂
22.少阴病暗哑
六、厥阴病
1.厥阴病衄血
2.厥阴病下利
3.厥阴病手足痛麻
4.厥阴病头痛
5.厥阴病胸胃灼痛
6.厥阴病眼睛涩胀
7.厥阴病睾丸肿痛
8.厥阴病腿痛
内伤杂病 1.胸痹
2.奔豚气病
3.厉节风
4.百合病
5.臌胀病
6.寒结
7.胁痛
8.淋证
9.风水
10.面瘫
11.中风
12.头痛
13.背热如焚
14.鼻炎
15.鼻疽
16.鼻衄
17.便血
18.痞证
19.狐惑
20.黄疸
21.眩晕
22.癫痫
23.胃反
24.腰腿痛
25.腰痛
26.痤疮
妇科杂病 1.恶阻
2.子淋
3.子鸣
4.崩漏下血
5.更年期病
6.闭经
7.不孕
8.腹痛
9.人流术后头昏
10.带脉拘急
11.癥瘕
12.热入血室
下篇 医论医话 桂枝加茯苓白术汤验案三例
赤小豆应用片谈
1.解毒消肿可排脓内外痈肿有良效
2.质重沉降性趋下,病位腿足效最佳
3.利水消肿并退黄外敷痈疔效益彰
《伤寒杂病论》黄疸证论探讨
1.阳黄
2.阴黄
3.黄疸病的预后
温经汤治疗人流术后不孕 12 例体会
试述崩漏的辨证论证
煤气中毒从湿论治浅谈
怪病从痰论治举要
太阳病半肌半表证治浅谈
《伤寒论》辨证法思想探讨
张仲景祛痰通阳八法
新编《伤寒论》三字经 前言
《伤寒论》源流及学术成就概况
辨太阳病脉证方治 一、辨太阳病纲领
二、辨太阳病经证证治 1.太阳伤寒证治
2.太阳中风证治
3.太阳半肌半表证治
三、辨太阳病腑证证治
1.太阳蓄水证治
2.太阳蓄血证治
四、辨太阳病变证证治 1.太阳病汗、下后逆变证证治
2.结胸、脏结、痞证证治
3.邪扰胸膈证治
4.太阳病邪陷少阴证治
五、辨太阳病类似证证治 1.胸膈痰实证治
2.悬饮证治
3.风寒湿痹证治
六、辨治伤寒病总则
辨阳明病脉症方治 一、辨阳明病纲领
二、辨阳明病经证及清法
三、辨阳明病腑证证治
四、辨阳明病津亏润、导下法证治
五、辨阳明病禁下证治
六、辨阳明病身体面目发黄证治
七、辨阳明病清利法方治及禁忌
八、辨阳明病虚寒证治
九、辨阳明病证治大法
十、阳明病辨证及方治 1.辨谵语、郑声证及预后
2.辨发热潮热证
3.辨阳明病汗证
4.辨阳明病血证
辨少阳病脉证方治 一、辨少阳病纲领
二、辨少阳病证治
三、辨少阳病兼证证治
四、辨少阳病治禁
辨太阴病脉证方治 一、辨太阴病纲领
二、辨太阴病证治
三、辨太阴病兼太阳证治
四、太阴病辨证
五、辨太阴病治禁
辨少阴病脉证方治 一、辨少阴病纲领
二、辨少阴病寒化证治
三、少阴与太阳同病辨治
四、辨少阴病热化证治
五、少阴病辨证
辨厥阴病脉证方治 一、辨厥阴病纲领
二、辨厥阴病寒热夹杂证治
三、辨厥阴病寒证方治
四、厥阴病辨证
五、辨厥阴病热证证治
六、辨厥阴病治禁
伤寒病瘥后调理证治 一、伤寒瘥后发热证治
二、伤寒瘥后气阴耗伤证治
三、伤寒瘥后中焦受损证治
四、伤寒初愈调摄
五、阴阳易病证治
继承不力是影响中医学术和事业发展的主因
中医名家刘茂甫教授治疗妇科病特色撷要
加味逍遥治腰痛
针灸传统配穴法应用体会
和胃降逆治肠痈
古方愈重证 3 则
火病热治验案举隅
郑钦安学术思想特色撷要
郑钦安学说热的原因及思考
郑钦安学说学习体会与实践
一、四逆汤证
二、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三、补坎益离丹汤证
四、潜阳丹汤证
五、附术汤证
长安儒医黄竹斋
关于中药配方颗粒的建议
医门见闻
乡村中医天地宽
乡村医生论文难
乡村医生考证难
榆林纪行
后记